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履行法院职责,切实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支持,日前,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依法保障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及具体政策措施。
一是明确了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十项重点”:一是依法、及时、审慎立案;二是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坚持宽严相济等刑事法律政策,依法保护首创精神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大资源环境方面案件的审理力度,依法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是加大对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重大经济活动、重大建设项目的保障和服务力度,依法支持高效生态经济区投资建设;五是充分发挥破产、清算程序对企业退出市场的规范作用,依法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六是加强对金融市场形成、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秩序维护等领域法律问题的研究和金融案件的审理工作,依法支持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七是加强对行政机关创新社会管理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力度,依法监督、支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八是妥善审理涉及民生的案件,依法保障、改善民生;九是全面发挥刑罚的惩治、教育、改造、震慑功能,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是高度重视强制措施的适时适当性,依法灵活运用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
二是创新建立了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六项机制”:一是建立重大事项汇报机制,重要工作安排、重大案件的审理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二是建立司法协调机制,加强与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各法院的联系,协作处理涉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联案件;三是建立系列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件实行集中管辖、集中审理;四是建立优先审理执行机制,对涉及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案件,优行快速立案、保全、送达、审理、执行;五是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六是建立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对各类敏感问题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和疑难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是配套制定了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审判和保障民生的65条具体政策措施。在《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发挥法院各项审判职能,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充分进行研讨论证,配套制定了具体细化的政策措施。其中,刑事司法政策措施有13条,具体界定了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罪与非罪、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重罪与轻罪等的法律政策界限,主要目的是依法惩治有罪者,同时保障无罪者不受法律追究,从而达到保护首创精神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的目的。商事司法政策措施有10条,主要包括如何增强在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生的商事纠纷的审判效果;如何通过破产、清算程序规范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如何通过依法审理公司纠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内容,旨在通过发挥商事审判的职能优势,更好地调节疏导经济关系、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知识产权司法政策措施有16条,主要包括如何服务“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如何依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如何依法保护智力成果创作人的权利;如何加强商标权保护,培育壮大自主品牌;如何依法制裁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经营;以及探索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新机制等内容,旨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激励创新、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作用。行政司法措施有11条,主要包括如何监督、促进行政机关在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依法行政;如何支持行政机关在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行政管理创新;如何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等内容,旨在发挥行政审判促进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民生政策措施有15条,主要包括如何依法惩治涉及民生的犯罪行为;如何化解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基本权利的案件;如何审理涉及国家惠民政策落实的案件;如何完善司法便民措施等内容,旨在通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保障民生。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