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留代表:企业要善于“借力引智”

来源:威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20 23:22:35 

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美敦力公司去年1218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资料片)

以产学研结合为重点,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威海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撑,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2%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刘伟代表: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打造高质量创新平台

2008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撑,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经区将以建设三个省级创新平台为契机,加快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投入科技发展基金1500万元,重点扶持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扶持企业新上市级研发中心2个、省级研发中心1个,上报市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8项,完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10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已经得到与会代表、委员和相关企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记者从市科技部门了解到,2008年,我市科技工作将贯穿“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条主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我市将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引导相关单位建设好拓展理化测试平台等在建十大平台,同时,争取启动汽车电子、大型船舶共性技术开发、海洋产业科技开发等新的创新平台;二是抓科技交流与合作。以两所驻威高校为纽带,重点推进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山东海洋工程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三是抓发明创造,大力实施专利战略。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我市将抓好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项目,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区的带头示范作用,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同时,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多举办各类产学研合作洽谈会。认真落实与山大、哈工大、中国海洋大学签订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年内争取再与3家以上国内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系分包制度,逐个落实与高校签订的科技合作项目。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建立中科院威海综合技术转化中心及山大、哈工大威海技术转移中心。引导企业建立科研机构,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家。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周本留代表:企业要善于“借力引智”

企业该如何利用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周本留代表的观点是:企业要善于“借智”,利用外脑,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那样,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也是许多威海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经验。

周本留代表说,名流集团是由原环翠区潜水泵厂发展而来,企业能发展到今天,就是得力于企业善于借助外脑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名流集团与韩国金井株式会社进行技术合作,同时,与江苏大学合作成立流体研究所威海分所,与清华大学进行合作研制开发新产品,生产的污水污物潜水泵、高效节能环保水泵等产品,受到了市场欢迎。之后,企业进军数控机床领域,同样采取了与华中理工大学和济南机床厂合作进行技术研发的方式,数控机床产品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最近两年,企业又与韩国太亚研究所合作,研发出食品垃圾处理设备,这一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属国际领先水平,产品主攻日本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企业将继续密切与国内高等院校的合作,对产品进行优化,推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闫涛蔚委员:为威海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和人才保障

闫涛蔚委员说,高校工作本身就与创新相联系,包括科研成果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借助高校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一条捷径。由此,《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以产学研结合为重点”。

多年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一直致力于为威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和人才保障。200711月份,山大威海分校又与威海市政府签订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和共建威海市海洋研究院、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园、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这种通过政府牵线搭桥的校企合作,顺应了城市经济发展需求,使高校和企业双方增进了了解,加快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

闫涛蔚委员说,20多年来,山大威海分校自觉将学校的发展和威海市委、市政府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宏图紧密相连,在院系设置和专业建设上,依据威海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调整实际,不断进行学科调整与专业再造。

闫涛蔚委员表示,下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政府应继续发挥引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更新观念,通过校企合作的发展优势,进一步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利用有限的人才资源,开拓出无限的创新机制,推动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集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为全球用户提供质量上乘的热敏打印头(TPH)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现已达到年产TPH 400万台、CIS 400万台的生产能力。(资料片)

强化科技创新投入。安排企业科技创新资金和科技三项经费5800万元,优化资金使用办法,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大项目和高水平发明专利项目。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投入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0.66%,全市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3%,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重达到4%。组织实施180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推进大型船舶开发与设计、高端医疗器械、软件与系统集成等10项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做好“新三板”试点的争取工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多渠道融资。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刘效锋代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刘效锋代表说,威海双丰科技发展集团的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自主创新,得益于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不断投入。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威海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撑,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这对双丰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双丰一定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强化科技创新投入,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推动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刘效锋代表介绍说,近年来,双丰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作为研发资金,远远高于报告中0.66%的百分点要求。同时,企业还建有一个20多人的省级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的技术研发。2008年,双丰最大的亮点是开发石油仪器设备系统。为开发这一系统,2007年,双丰在加拿大建立了石油仪器开发平台,吸引国际高科技人才加入;在北京建立了软件开发中心,吸引国内一流人才加盟;在威海建立科研基地。未来3年,双丰仅加拿大石油设备仪器开发平台的建设就需要投入资金800万美元,再加上北京软件开发中心的建设和威海基地建设,双丰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将达到1000万美元。如果这一系统开发成功,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提高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启动汽车电子、海洋技术开发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孵化器建设,进一步优化和集成科技资源。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试点园区建设,鼓励发明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科技项目,加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科研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争取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刘勤显代表:完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体系

2008年,围绕报告中提出的“以产学研结合为重点,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区将加快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园建设。整合创业大厦、创新大厦和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基地的孵化资源,完善创业中心总体规划布局。在初村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拓展孵化毕业企业发展空间,打造孵化企业膨胀发展的“加速器”,形成完整的孵化产业化链条。联合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语音和语言技术中心及北京宇天信通、纽曼等公司,共同推进“威海语音谷”建设。规划设立焊接新材料、轮胎模具专用设备、工业油净化、家纺设计等研发机构,深化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的合作,积极推进“中国科学院威海分中心”的建设。

加快孵化器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总结“中韩科技企业创业中心”的发展经验,深化与韩国庆北大学科学园、韩国光州科学园等机构的合作,打造“中韩孵化器”品牌。推进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南岸科技园、瑞典卡尔玛科学园的合作,规划建设“中欧国际孵化器”。依托现有优势产业,规划建设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专业孵化器。

规划建设国家(威海)大学科技园。支持清华科技园(威海)的快速发展,尽快确定山东大学科技园(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园(威海)的建设规划、发展目标。以上述三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申请建设国家(威海)大学科技园,使之最终发展成为山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极具影响的创新创业平台。

抓好50个国外智力引进项目,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董述恂委员: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

此次,政府报告中重点提出要“抓好50个国外智力引进项目,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由此可见政府对人才引进的重视,这一点,作为企业,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赞同。

对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北洋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非常重视自主创新,重视科研人员的培养。我们认为,企业只有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寻找差异化发展,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一切靠的就是人才。为此,我们采取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方式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目前,公司高科技人才达到140多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30%

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我们还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前不久成立了山大新北洋联合技术开发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难点,打造高端技术产品,同时让员工在不断的对外合作中,增长知识,提高技术水平。除了与高校联盟外,公司还将员工送到高校学习,提高员工素质。2008年,我们计划选派31名员工到哈工大(威海)攻读工程硕士;派遣员工到公司设在荷兰的设计中心学习;让公司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同行业产品展览会,开阔视野,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图为高区火炬创新创业基地。(资料片)

专家视点

匡建国(威海市委党校教授):“四步走”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威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加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呢?威海要坚持“四步走”战略:

一是要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加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推动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创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为先导,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威海人居环境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二是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建成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使威海的自主创新企业大量涌现,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加,自主创新环境明显改善,自主创新的关键领域明晰。

三是眀确工作重点。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市场在自主创新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源头作用,中介服务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走出具有威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四是保障措施必须眀确。要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发挥政府自主创新投入的导向性作用,确保财政自主创新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真正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健全合作互动机制。发挥和利用我市外向型经济的优势,鼓励跨国公司在威海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促进外资企业研发活动的本地化;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支持科研人员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到威海进行科技创业;健全诚信保障机制,打击侵权行为,促进自主创新;健全指导服务机制。成立市自主创新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我市自主创新战略,指导协调全市自主创新工作。

左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副教授):把自主创新战略转变成具体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威海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撑”,这是正确的,但要把自主创新战略转变为自主创新的具体行动,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威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赋予威海自主创新以科学内涵,对自主创新给予正确解读。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地级市的威海,自主创新应该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要在国家自主创新框架下承担相应责任。其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资源优势,围绕本地科技需求,在某些重点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取得突破。

第二,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自主创新创造优良的环境。主要是着力建设“四大平台”:一是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包括构建和完善重点实验室,实现大型科学仪器共建共享、自然科技资源与科学数据共享,提供科技文献与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等。二是科技创业平台。形成以高区科技新城为载体的科技创业园和以骨干企业为载体的特色科技产业园。三是技术交流平台。通过科技洽谈会和企业院校行等重大科技活动,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四是政策支撑平台。出台一系列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第三,要构筑合作互利共赢的自主创新格局。自主创新不是闭门创新,应当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在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善于与区域外构筑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创新链条、创新资源和创新模式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多方共赢,通过合作不断形成优势集成,从而使自主创新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