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全:科学规划 特区特管 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摘要:6月20日,全国网络媒体黄河三角洲采访考察活动在济南拉开启动大幕。作为此次采访考察活动的一部分,齐鲁网近日专访了潍坊市市长许立全。许立全表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对潍坊的定位是科学的,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黄三角开发中率先崛起。
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齐鲁网】欢迎许市长来到演播室,接受访谈。随着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黄三角“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构建中,潍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潍坊市市长,您如何评价潍坊在整个黄三角发展中的位置?
许立全:。潍坊确实在整个黄三角发展中,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一,从整个潍坊来看,区位优越,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潍坊北临莱州湾,全市辖12个县市区,面积1.61万平方公里,人口868万。2009年,潍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7.8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99.5亿元;人均GDP达到4477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全省差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还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从黄三角开发规划所涉及的区域看,潍坊所辖的寿光市、昌邑市、寒亭区和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经济开发区,都属于黄河三角洲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区域的面积达到5036平方公里,占了黄三角地区的18.9%;人口208万,占了20.9 %;海岸线长140公里,占了15.6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8亿元,占了16.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它在整个黄三角开发中,占了很大分量。
目前,潍坊北部沿海地区的特点,其一,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咽喉地带,与日、韩隔海相望,是沟通山东东西地区和京津地区的重要节点。其二,交通运输便捷。区域内陆路、水路交通四通八达,荣乌高速、大莱龙铁路等穿境而过。潍坊港实现一级开放口岸。其三,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岸线资源,地下卤水总储量60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油气资源比较丰富。有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工矿存量用地500平方公里,滩涂和盐碱荒草地440平方公里。
总之,无论是从区位优势看,还是从产业基础讲,潍坊都在“黄三角”开发中担当着重任。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对潍坊市的产业发展定位作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打造船舶发动机和汽车制造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应该说,规划对潍坊的定位是科学的,非常符合潍坊现有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对此,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尽管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黄三角开发中率先崛起。
科学规划特区特管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齐鲁网】我们看到潍坊市政府正在全力推进黄三角的开发,那么,许市长,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潍坊在黄三角开发建设中的思路和措施,也就是下步如何发展的问题?
许立全:好的。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们把发展理念转向蓝色高端、转向高效生态,抢抓机遇,加大投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北部沿海成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大战略空间、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是进一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在2657平方公里的集中开发区域,我们统筹规划了100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区、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优化区和6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区,重点开发以滨海区为中心、以寿光北部、昌邑北部为两翼的三大产业发展板块。我们的目标是,今年投入400亿元,三年投入1500亿元,使我市黄三角地区主导优势产业形成集群,滨海新城建设拉起框架,生产总值过千亿,财政收入过百亿。
二是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为此,我们将积极推进新兴高端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循环式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海洋化工、临港物流、新型能源等特色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过亿元项目594个、投资规模1300亿元。比如说,在机械制造业方面,我们依托潍柴动力等骨干企业,正在建设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这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年生产规模可达3万台,新增产值150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世界先进的中速船用柴油机及其配套产品产业基地。
三是加快推进重大设施建设。潍坊内陆腹地辽阔,港口建设最为关键。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乃至山东半岛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今年我们将建成3个万吨级码头,明年再建成3个2万吨级、启动3万吨级和5万吨级码头建设,发挥一类开放口岸优势,努力打造综合性亿吨大港。同时,加快建设沿海防护堤、潍日高速、德大铁路,做好疏港铁路、黄大铁路、城海轻轨、机场迁建等前期工作,打造多元化、立体化交通体系。
四是加快创新体制机制。这方面,市里将切实落实好“特区特管”政策,赋予滨海区市级管理权限,使其拥有更大的自主改革权、创新权、发展权。同时,我们还将着力完善市直部门与滨海区的协调互动和双向考核激励机制。同时,进一步统筹北部开发,一体化发展,以国家级滨海区带动寿光北部、昌邑北部区域整合,加快乡镇合并,争取建成两个省级开发区。
按照“一城四园”规划布局加快滨海新城开发建设
【齐鲁网】我们了解到,最近滨海区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区,同时,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滨海新城”是重要的一站,许市长能否向网友介绍一下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许市长:感谢您对滨海新区的关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潍坊市北部,成立于1995年,陆域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10万。今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滨海开发区之所以能从一个省级开发区跻身国家级,主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科学发展,通过全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石化产业、临港物流、新能源、生态海洋化工、高端服务业六大高效生态产业,依靠增量投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速。2009年,滨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7.2亿元,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位居山东省级经济开发区第2位。同时,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升级,对加快我市北部沿海开发、推进黄三角建设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以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按照“一城四园”的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滨海新城开发建设。
“一城”就是滨海水城,包括科教创新区、商务居住区和旅游度假区三部分。科教创新区以“希望城”为理念,打造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的职教园区和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基地;商务居住区以“太阳城”与“幸福城”为理念,建设环渤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中央商务区和高档商住区;旅游度假区以“欢乐海”为理念,打造山东黄金亲水海岸和知名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四园”就是规划建设160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园、70平方公里的特色化工产业园、50平方公里的绿色能源产业园和80平方公里的海港物流园四个产业功能园区。目前,已有投资120亿元的风电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投资103亿元的弘润石化、投资10亿美元的森达美临港产业、投资50亿元的潍柴大机、投资50亿元的上海同济同捷汽车超级平台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重庆康达环保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滨海。区内在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18个,其中过亿元的130个,过10亿元的12个,过百亿元的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下一步,随着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扶持黄三角发展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随着滨海区一批批项目的陆续引进、落地和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城,必会在不久的将来,以崭新的面貌崛起于莱州湾畔!
做到“三个坚持”搞好北部沿海建设
【齐鲁网】许市长,通过您刚才的介绍,使我们对滨海区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您认为在北部沿海开发建设中,最应该关注和解决好哪些问题?
许立全:这个问题问得好。北部沿海地区是支撑潍坊优质增量投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大战略空间,是全市打造蓝色经济、加快高端产业聚集、推进黄三角开发的主战场,更是实现几代人梦想、实现由内陆城市到滨海城市跨越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北部沿海建设中,必须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现代化新城的要求,着眼未来、着眼新兴、科学地推进和打造,决不能再延续传统思维,走低水平建设、粗放式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切实做到保护优先;坚持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资源,力求做到“吃干榨尽”。具体工作中,切实解决好“珍惜土地、保护生态、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四个问题。
【齐鲁网】再次感谢许市长在百忙之中接受全国网络媒体的采访。通过许市长的介绍,让我们对潍坊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相信潍坊一定能够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不辱使命、有所作为!潍坊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许市长:也谢谢所有关心、支持潍坊发展的朋友们、也谢谢我们的广大网友,欢迎广大网友能够到潍坊检查指导、观光做客,继续给予潍坊北部发展高度关注,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