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堤将变“堤”为“桥” 畅通航道修复生态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半个多世纪前,由“万人大军”通过移山填海建造的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奇迹的厦门海堤,今年7月份将进行开口改造,以畅通航道,修复海洋生态环境。
厦门海堤是连接厦门岛和集美之间的高集海堤以及连接集美和杏林的集杏海堤的总称,它是上世纪50年代厦门人民移山填海、改造大自然伟大力量的象征,也是厦门最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由朱德委员长题名的“移山填海”纪念碑就是这一载入史册的英雄壮举的历史见证。多年来,厦门海堤作为厦门进出岛的第一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厦门孤岛交通不便的状况,大大促进了厦门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直到1991年厦门大桥建成前,厦门海堤都是连接厦门岛与大陆的唯一通道,而且是公路铁路两用通道,长期以来它为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海洋资源的大量开发,海堤阻断海水造成淤积、影响通航等弊端也日益凸显。厦门市清淤办公室主任王文杰说,海堤东、西海域隔离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导致海域的不断淤积,造成海域面积和纳潮量大幅减少,也使得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水动力减弱,造成港区、航道淤积加剧,危害了船只航运的安全,影响了厦门港湾通航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5条跨海通道的建成,缓解了厦门海堤的交通压力,海堤改造已具备条件。通过对海堤进行“开口”和拓宽改造,海堤的东、西海域将可以连成一片,增加水动力,实现航道的畅通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并进一步缓解进出厦门岛的交通压力。厦门市清淤办公室主任王文杰说,海堤的改造一是有利于改善东、西海域的水动力条件,打开生态通道,为东、西海域之间海洋生物的沟通创造条件,有利于东、西海域的水质环境和泥沙冲淤环境的改善;二是可恢复东、西海域的有机联系,拓展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空间,并开辟游艇及其他小型船舶的航道,实现东、西海域之间船舶的通航,发展海上旅游;三是滩涂清理可以改善海域景观,为沿岸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景观水面;四是可使杏林湾目前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排涝要求;五是海堤改造完成后,厦门进出岛的车道数增加,将进一步缓解北部尤其是厦门大桥进出厦门岛的交通压力。
据了解,厦门海堤改造将从今年7月份开始,预计2011年底完工,历时一年半。工程改造期间将进行交通管制,所有车辆需要绕道通行。不过,由于目前连接厦门岛内外的通道有5条,铁路运输也由杏林跨海大桥承担,因此对交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厦门海堤的建设与改造,一方面反映了几十年来我国跨海工程技术的进步历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厦门市尊重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