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业务:从陆地走向海洋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34:54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全国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与技术发展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海上大风、海雾、海浪和风暴潮等海洋预报客观预报技术方法,换言之,气象预报业务已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
“与以往小规模的海洋预报业务会议不同,全国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与技术发展研讨会特别强调海洋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问题,会议请来了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香港和澳门的海洋气象专家,大家围绕全国海洋气象技术发展动态、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以及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科学报告和讨论交流,共同研讨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和发展问题。研讨的科学问题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毕宝贵在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参加研讨的除了我国大陆11个沿海省局的业务领导和海洋气象专家之外,还有香港、澳门的海洋气象专家。”
毕宝贵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是当前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然而,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又是我国气象预报业务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领域。同时,由于以海洋气象业务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海洋气象服务的发展,带动了更广泛的海洋气象服务需求,也暴露了我们在海洋气象业务上的不足与差距。
据悉,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渤海石油采油平台开展气象观测。但目前海洋气象观测仍是我国目前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海洋气象观测站网分布稀疏,对预报业务不能形成有效的支撑;卫星资料在海洋气象的监测分析、预报及检验中的应用十分有限;有限的观测资料没有形成实现有效的共享,影响了其在业务中的作用。海洋气象观测能力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海洋气象业务预报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天气预报业务领域中,海洋气象预报的业务技术体系的建设相对薄弱,预报产品单一,尚未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海洋气象预报的业务技术体系,缺乏针对海雾、海上大风及近海海洋强对流天气等灾害天气的预报技术手段和预报方法,预报能力和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科技支撑基础薄弱,专业化模式发展缓慢,目前的海洋气象预报仍停留在以大范围的海区预报为主,预报的时空分辨率低,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预警的内容单一,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的海洋灾害预警能力较弱,海洋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预报准确率远不能适应气象服务的需求,尤其是近海海洋气象服务不适应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另外,我国海洋气象预报人才严重不足,也是制约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谋划新时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毕宝贵认为,必须客观分析我国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的成绩与差距,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海洋预报业务。当前我国已经系统、全面地研究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与科技的发展问题。梳理一下,当前亟待解决的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科技问题主要有海上大风、大雾以及MOM海洋环流数值预报模式WAVEWATCH III海浪模式、JMA风暴潮模式等的重点研发。另外,海上观测系统举足轻重,是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先行。
毕宝贵建议,由中国气象局预报司牵头制订具体的海洋天气预报检验评定办法,选取不同海区指标站,建立各海区站点综合信息库;重点发展海洋资料同化技术和精细化海洋预报产品,不断提高强对流、海上大风、海雾、风暴潮等海洋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的准确率,延长预报产品的时效至72h;制订和规范海洋气象预警发布标准,加强海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网络布局,提升海洋气象预警发布能力,增强海洋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与部队、航运、渔业、海上工程、海上搜救的合作,不断拓展海洋气象服务业务;组建海洋气象专家组,强化海洋气象力量,解决海洋气象发展中业务、服务、技术、决策等方面的问题,保障海洋气象业务的科学发展;加快海洋气象科技人才培养,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和挖掘人才,制定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毕宝贵呼吁,要坚持以需求为牵引,以科技为支撑,以精细化和预报准确率为目的,以提升海洋气象业务综合实力为目标。努力完善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网,丰富海洋气象观测项目,全面提升海洋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坚信,气象预报业务从陆地走向海洋指日可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