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增殖放流取得丰硕成果至8月底实现产值1.39亿元

来源: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发布时间:2015-05-21 04:20:21 

至8月底,全省参加增殖资源回捕生产的渔船已达到8166艘,回捕产量12613吨,实现产值13945万元。
七、八月份,主要回捕品种有海蜇、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海蛰回捕生产于7月26日开捕,至8月下旬基本结束,沿海七市共有2884艘渔船投产,比去年增加1054艘。共捕获鲜蛰11840吨(莱州湾5123吨、山南6717吨),创产值8628万元,扣除直接生产成本后的毛利润可达4026万元。分别比去年增加258.8%、88.8%和125.9%。平均单船增收近3万元,获利1.4万元。今年海蛰回捕生产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加回捕生产的渔船多,受益广。这主要与今年海蛰增殖数量大、范围广以及较好的增殖宣传工作有关。东营、滨州今年也有相当数量渔船参与莱州湾海蜇回捕。
二是海蜇分布广,回捕持续时间较长。往年增殖海蜇回捕时间仅10天左右时间,今年持续时间近一个月。莱州湾渔场主要分布在金城以东海域,网产相对均匀,单船平均日产量150公斤左右,高者500公斤以上;山东南部渔场主要分布在荣成靖海湾至莱阳丁字湾一带,单船平均日产量200公斤左右,最高1500公斤。
三是增产幅度明显大于增收幅度。主要原因是海蜇开捕前期价格太低,每公斤仅5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一半。中后期价格才逐渐回升至每公斤8至10元。虽然产量增长2.5倍多,但产值增长不到1倍。
四是海蜇生产区同时伴有大量沙蜇,说明今年近岸海况及饵料条件非常适宜海蜇生长,海蜇增殖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8月20日山南增殖对虾开始回捕,回捕生产良好。截止8月底,投入山南中国对虾回捕的渔船有2791艘,单船平均日产10~30公斤,高者100公斤,平均规格13~15公分,公斤价格80~100元,至8月底已捕获增殖中国对虾386.5吨,创产值3613万元。
今年投入日本对虾回捕的渔船1945艘,单船平均日产5~10公斤,高者30公斤,平均规格10~12公分,公斤价格60~80元,其规格和价均低于中国对虾,至8月底已捕获增殖日本对虾104吨,创产值712.7万元。
9月1日休渔结束后,其它增殖品种也开始了回捕,由于今年加大了梭子蟹增殖放流的力度,梭子蟹资源明显恢复。渤海沿岸以东营近海捕捞生产最好,单船平均日产120公斤,最高的日产可达200公斤。梭子蟹收购价格一般在30元/公斤左右。山南沿海单船平均日产50~60公斤,高者100多公斤,公斤价格30~40元。调查分析,单蟹重量150克以下的占总捕获量90%,150克以上的仅占10%,也就是说大部分梭子蟹为当年生资源,主要是增殖放流资源,这再次验证了梭子蟹增殖放流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006年9月11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