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是否会破灭?当前通胀预期是否可控?人民币是否应当大幅升值?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何在?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经济学教授丹尼·科尔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结合全球背景,客观看待中国,“不应把全球问题归结为中国问题”。
楼市不会崩盘
科尔指出,判断一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在于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如何。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担负着把亿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任务,这将助推中国制造业和工业进步”。市场需求是刚性的,“新建的房屋终究会物尽其用”。他认为,中国楼市不会崩溃。不过,科尔同时指出,同其他一些国家一样,当前中国楼市出现的价格过高问题与政府在危机期间实施的经济刺激措施相关。伴随相关政策退出,今后一段时期楼市价格会呈现“合理化”走势。
对于中国的通胀预期,科尔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强劲,加之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管理措施一向有力,所以不必过分担忧通胀问题。他指出,在基本面强劲的背景下,“适度的通胀只要可控,并不是一件坏事”。
谈到中国政府当前紧缩信贷、遏制过度投机的政策,科尔说,同美国的金融改革、英国讨论对金融业限薪以及德国禁止“裸卖空”一样,中国的政策旨在限制过度的市场投机活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监管者在这方面要比他们的外国同行能干得多”。
科尔说,中国经济安然度过了包括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在内的多次危机,“是过去30年中最成功的‘贫困削减机器’,”他说,“总体而言,我很看好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
“全球问题”非“中国问题”
科尔表示,当前一些人倾向于把“全球问题”归结为“中国问题”,这是误解产生的重要原因。他认为,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自美国。“美国的经济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的经济行为对美国的影响,如何修正贸易不平衡问题取决于如何修正美国经济。”
科尔指出,美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问题,美国消费者寅吃卯粮的消费方式,以及美元无力调整世界经济不平衡问题,均加剧了本轮金融危机。
他说,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让美国消费者更为谨慎地借贷,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收入前景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像他们自认为的那样乐观了”。
谈到全球经济活动的分布趋势,科尔说,根据量化测算,过去三十年,反映世界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状况的“世界经济重心”已自西向东移动了2000公里,且每次经济危机均会加速经济重心向东转移,本轮危机也不例外。这反映了全球经济活动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