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 调结构 推动山东经济步入“质变通道”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1:4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科学发展。2008年,山东经济跃上3万亿元台阶,省委、省政府站在新起点上,高瞻远瞩,周密谋划,就经济增长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主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问题,科学决策,积极作为,全力引领山东由经济文化大省迈向经济文化强省。本报从今天起,就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推出两篇报道,敬请关注。

随着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将山东半岛作为蓝色经济发展试点区,山东沿海7市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一样,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了“国家级战略”的概念。专家认为,两大国家战略布局山东,将加快推动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带动山东经济在更加宽广与开放的平台上,步入经济形态高级化、产业结构生态化、体系运转高效化的“质变通道”。

山东经济实现“质变”,源于多年的增长积累,也源于山东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来自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经济年均增长12.1%,其中新世纪以来年均增长13.4%,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持续性快速增长。2008年,山东经济总量跃上3万亿台阶,庞大的“体量”,使山东经济发展站到新的起点上。如何在新起点上把握大势,提升发展境界和层次,引导山东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加速进入高效、高质、高速发展阶段,实现发展方式的“质变”成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基点和主攻方向。

“两大战略”是山东“转调”的发力点和新载体。去年1123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目前国家批复的惟一高效生态经济区,以我省619个县市区为主阵地,探索、试验、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引领我省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生态经济加速进入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生态保护型发展新轨道,实现经济形态高级、高质化发展新目标。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新空间,同样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近一年来,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国家蓝色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宜居区等目标,占全省陆域面积40%以上的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51个县市区,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装备等8大产业,率先实践、引领山东产业结构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高端转型,将我省16万平方公里海域变成发展新载体,加速培育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增量结构改变存量结构,以科学发展代替粗放增长,本身就是经济结构发生质变的题中要义。记者了解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省抓住产业发展大势,依托丰富的资源,引进大唐、华能、华电、国电、国家电网公司、神华集团等能源巨头,在3000公里海岸线上布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同时,安排12亿元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成投产风力发电装机6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1万千瓦、开工建设海洋核电一期工程,全方位拉开新能源产业发展大框架,力求“十二五”末新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新能源之外,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省发展的重点。数据显示,在去年4000多亿元投资扶持下,今年一季度,我省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十几个新兴产业产值增速超过25%,整体增速高于传统产业板块,快速改变着存量产业结构。

事实上,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是推动我省经济加速进入质变通道的有效途径。记者调查,去年,运用电子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我省从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分离出781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其他生产性服务公司、资讯公司和消费电子公司,增加了新型高技术产业在传统产业中的比重,从而实现经济结构“量的优化”。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扶持发展了潍柴动力、金号毛巾、舒朗服装、银座购物等一批大企业和特色产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上“质的优化”,为山东经济高效增长、高度协调的科学发展开辟通道、积蓄动能。

从“量增”到“质变”,山东经济正以转方式、调结构的行动,实现着发展模式的创新!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