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启动“国民福利倍增计划”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2:12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对于中国能否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中国现在应该说基本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应该在“十二五”规划或者政府的工作计划里面,酌情考虑或者采取类似的做法。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所以,经过测算以后,不妨也可以提出这样的目标。

这几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喊得很响。两年前广州市也启动过,后遇到金融危机一度搁浅。对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赞同者总是把日本成功推行经验抬出来。不过,笔者觉得,至少就目前国情来讲,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不适合在我国实施和推广。因为,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来看,大都集中在工资增长机制上,无论是最低工资增长,还是提高个税起征点,再到最近热议的“化税为薪”,无不剑指工薪阶层,而广大农村农民却难以得到收入倍增计划的惠顾。

以中国当今的现状,要实现强国与富民并重愿景变为现实,我想最现实路径是尽早启动“国民福利倍增计划”,因为,这张网络能把所有的中国人“一网打尽”。

尽管有关方面不断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网络,但国民福利现状不容乐观。从宏观讲,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的费用高达数千亿元。从微观上来看,2008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存在‘保上不保下’现象,66.5%的下岗失业人员表示没有享受任何社会保障,其基本生活保障难以满足;在广大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是弱不禁风”。这意味着,最急需社会保障的人群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充分暴露出我们的社会保障网络有很大的窟窿。

反观国外,欧洲一些国家的国民正在享受着福利倍增计划带来的庇护。例如,瑞典的社会福利支出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左右。

笔者觉得,与其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上喋喋不休,还不如以增加国民福利为着眼点,快出好主意,尽早想办法,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福利倍增计划”。具体讲,不妨用十年的期限,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比现在增长一倍,其中,教育投入由现在占GDP不到4%升至8%,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投入占GDP分别规定合适的比例等。惟此,国民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