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 政声人去后”。官正同志离开山东已近八年,但他在鲁工作期间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时常浮现眼前,他为山东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的业绩和贡献至今仍在齐鲁大地广为传颂。近日有幸拜读其新著《 民贵泰山——山东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与思考》一书,再一次深深为他情牵民生、心系齐鲁的赤子情怀所感动。
《民贵泰山》收录的是官正同志在山东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谈话、文章、书信和批示。160篇文稿开始于1997年4月来山东工作第一天走访省信访局时的谈话,结束于2002年 11月当选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后在山东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告别演讲。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是他一贯倡导并坚持如一的“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执政理念。透过字里行间,我感受最为深切的,是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对山东改革发展的深邃思考、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
坚持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为群众谋利益,是多年来官正同志工作中始终坚持的第一原则。翻阅《民贵泰山》全书,出现频率最高、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群众利益”、“群众意愿”、“群众呼声”、“群众情绪”这样的字眼儿。他在很多场合反复强调,“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是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在新的形势下,社会环境、工作任务和各方面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变,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能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一个对老百姓没有感情的人,不可能对我们的国家有感情,不可能对我们的党有感情。一个想不到老百姓的人,一个不考虑群众利益的人,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和建树,也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赞成。”这种对百姓疾苦的萦怀和对群众利益的牵挂,源于他对人民群众朴素而真挚的深厚感情。谈及自己的身世,他曾满怀深情地说:“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受到许多不公正待遇。我能有今天,是党和人民的关怀和培养。我现在处理信访时,总是想到穷人,想到要公正地对待老百姓。”正因如此,官正同志在论及推进山东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时,都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摆在首要位置。在谈到信访工作时他强调,“信访工作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党地位的巩固”,“群众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解决不了当地群众的事情,维护不了一方平安,就是失职”;在谈到组织工作时他强调,要“ 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政策是爱民、富民,我们干部用权,应该做到爱民、利民、富民”;在谈到宣传思想工作时他强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多宣传老百姓身边的事,多宣传老百姓关心的事”,“要把大部分版面让给老百姓,多登些老百姓喜欢看的东西,多反映基层群众的声音”;在谈到转变工作作风时他强调,“转变党员工作作风,必须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官正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在山东任职的五年间,把大半时间都用到了下基层搞调查研究上。他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社区,倾听民声,广察民意,及时帮助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工作中他特别痛恨弄虚作假,曾多次为自己发现弄虚作假现象而没能及时严肃指出向所在支部和省委常委公开道歉。正是在官正同志的严格要求和模范带动下,全省上下的干部作风发生了根本转变,在赢得群众普遍赞誉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影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官正同志主持山东工作期间为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的不懈追求。 1997至 2002 这5年,恰逢世纪之交,山东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关键时期,各项任务复杂而繁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何抓住关系山东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深入思考,提出对策,事关大局,影响深远。官正同志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带领省委一班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与山东实际紧密结合,对关系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前瞻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大而强、富而美” 社会主义新山东这一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和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山东发展实际、极具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思路和举措,显现出极强的驾驭能力和高超的执政水平。比如,早在1997年7月他就明确指出,“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全省的整体素质”,“要向调整和优化结构要速度、要效益、要后劲”,这一思想与我们今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完全一致;1997年11 月他在视察临沂山区开发时指出,“我们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人口的有效控制,以及环境的有效保护……加快经济发展是对的,但资源消耗要合理,要把环境保护好,经济效益也要提高,这样才是有效的增长方式”,这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完全吻合;1998年9 月他在论及“开发保护海洋,建设‘海上山东’”时指出,“我省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有着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要取得下世纪经济和社会的跨越性发展,建设‘海上山东’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向海洋要效益、要发展、要后劲”,这一思想与 11年后我们所确定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完全契合。此外,诸如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战略,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加强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东西结合帮扶菏泽等重要思路和举措,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官正同志始终把自己摆在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位置,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处处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他在到山东履职第二天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作为地方干部,我们处‘江湖之远’,有责任努力搞好山东这个局部,为中央分忧;对山东人民来讲,我们又居‘庙堂之高’,要情系百姓,为山东人民排忧解难。在这世纪之交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我想,只有老老实实多学习,一心一意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团结,身体力行倡清廉,扑下身子抓落实,才能不辜负中央和山东人民的期望,竭尽全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他反复强调,“党把我们安排到领导岗位上,人民赋予我们一定的权力,就要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干好,使党的事业有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有改善,本地、本部门的面貌有改观,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否则就是失职,就应该寝食不安。”他特别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来山东后主动要求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他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把警惕和防止吏治腐败视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他经常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祸莫大于不知足,富莫大于无欲”,要求大家牢记“廉”和“公”这两个字,时时处处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官正同志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为大家做出了表率。1997年9月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后,他在写给省委分管办公厅负责同志的信中说,“十五届一中全会后,我更多地想到的是责任,心里时常感到不安”,他从新闻报道、参加公务活动、外出调研等七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恳请对自己加强监督。为防止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办事,他先后数次专门写信给省委办公厅负责同志,明确要求“今后如有人以我的亲属、熟人或朋友的名义来山东要求提供方便和照顾,包括经济往来、法律纠纷、人事安排、工作调动等等,一概严厉拒绝,还要对来人严肃批评,坚决制止,并与我办公室联系”。直到即将离开山东的时候,他依然诚恳地要求大家一如既往地对他严格监督:“今后如果有人打着是我的亲属或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办事,无论是真是假,恳请一概拒绝。大家对我的监督,就是对我工作的支持。”言之切切,令人感动。
《民贵泰山》作为官正同志在鲁工作历程的忠实记录和对山东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是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策水平、提升理论素质、加强党性修养的一部生动教材。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相信定会对大家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