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的外形与其它鱼类不同,它的两只眼睛在一边。平时生活侧卧着。 朝上一面有眼睛有颜色,朝下一面无眼睛无颜色,并且朝上一面的颜色能随着环境的颜色而变化。比目鱼的这一特殊形态和颜色是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为了保护自己、抵御敌害所形成特殊变态。
比目鱼的变态始于仔鱼期。初孵化的仔鱼和其它鱼类,身体左右侧对称,眼睛也是左右对称,即每侧一只眼睛,与其它鱼一样方式游泳于水体上层。待仔鱼成长到15毫米以上时,一边的眼睛逐渐往头顶上移动位置,并越过头的上缘,从另一侧往下移,直到和另一只眼睛接近时才停止移动。同时,在一边的眼睛移动位置时,背鳍也向前延长,当一边的眼睛移动越过头顶时,背鳍也延长到达头部后缘。由于两眼都在头的一侧,使原来对称的头骨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眼睛位置的变化,也促使其生活方式的变化,当两只眼睛移至同一侧后,鱼就下沉到水体底层,侧卧于水底生活,或在贴近底层的水中游泳,此时,有眼的一边一定向上,无眼的一边向下。有眼朝上一面有色素生成,并且保持原来的弧形外表。无眼朝下一边则很少有色素产生,多为白色,也有少数个体散布着褐色或黑色斑纹。同时,朝下一面的外形平切,就像一尾鱼从中线剖开形成的半边鱼。
比目鱼除了有着特殊的变态能力外,它的另一种自我保护办法是变色,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将自身体表颜色变化与环境相似,这种使体色变化与环境统一的能力是其它鱼类所不能相比的。通常,比目鱼的变色范围仅限于普通环境的颜色,对于黑色、白色、褐色、灰色、黄色等颜色,瞬息间即能完成变色,变为红色要困难一些,对蓝色和绿色要更长时间,有时需延长到半小时左右。
比目鱼的分类
比目鱼中,眼睛在身体右侧的称为鲽,在左侧的称为鲆。
1、鲽鱼
鲽鱼通常躲在沙中,只留眼睛在外面,而且体色会随周围环境而变,极不容易被发现。
形态描述:体侧扁,不对称,两眼都在右侧。口前位,下颌多少突出,前鳃盖骨边缘一般游离。有眼的一侧暗褐色,无眼的一侧白色。
分布:主产于温带及寒带海域。我国沿海均产,北方较多。常见的有木叶鲽、星鲽、高眼鲽等。
2、鲆
包括棘鲆科的棘鲆亚科、牙鲆科和鲆科,约有39属210种。体多为长椭圆形,偏扁;左侧体暗似海底,常平伏水底,捕食其他动物。主要分布于大西洋、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热带浅海。鲆类在中国南海属种最多,北方较少。华鲆、圆鳞鲆、长鳍短额鲆等为中国特产。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