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受污染面积增12% 排污口仍在超标排放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作为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的海洋环境备受关注,近年来,青岛市重拳出击治理胶州湾海洋环境,然而,沿岸排污口的超标排放让母亲湾仍在滴血。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根据该局发布的《2009年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胶州湾沿岸排污口数量较多,陆源入海污染物量依然较大,2009年夏季,胶州湾受污染海域面积较2008年增加12.0% 。
近岸清洁海域又小了
2009年,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近岸清洁和较清洁海域面积约为13524平方公里,占海域总面积的98.0%;轻度污染海域面积约为111平方公里,占海域总面积的0.8%;中度污染海域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占海域总面积的0.8%;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52平方公里,占海域总面积的0.4%。
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青岛市近岸清洁和较清洁海域面积比2008年减少0.7%,胶州湾内轻度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有所增加;严重污染海域集中分布在胶州湾北部,面积与2008年基本相同。胶南、黄岛、崂山、即墨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一多半排污口超标排放
胶州湾沿岸排污口数量较多,陆源入海污染物量较大,与其他监测海湾相比,胶州湾所受污染较重。2009年夏季,清洁和较清洁海域面积约占胶州湾总面积的42.5%,轻度、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占21.7%、21.5%和14.3%,受污染海域面积较2008年增加12.0%。胶州湾冬季水质状况较夏季明显好转,清洁和较清洁海域面积所占比例为60.7%。
胶州湾北部海域污染最为严重,东部和西部海域污染也较重,胶州湾南部和湾口处水质状况良好。
为全面掌握入海排污口对海洋环境的影响,2009年,青岛市实施监测的重点排污口数量由2008年的4个增加到10个。实施监测的重点入海排污口附近海域中,30%的排污口附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处海域的海洋功能区要求,30%的排污口附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或极差状态。
监测显示,青岛沿岸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依然严重,超标率为65%,较2008年有所降低,但需实施严格监管的排污口占排污口总数的30% ,较2008年增加6%。
大项目用海首次进行监测
为评价临海工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2009年,本市首次开展了临海工业工程用海区监测,对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用海区、黄岛临海工业区、董家口临海工业区等进行了监测。
监测显示,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用海区海水环境质量状况一般,主要受到无机氮污染;黄岛临海工业区海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仅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铅浓度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董家口临海工业区海水环境质量状况一般,主要受石油类污染物影响。
养殖海鲜可以放心吃
2009年,海洋与渔业部门在胶州湾红岛附近海域和鳌山湾近岸海域对菲律宾蛤仔和紫贻贝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贝类体内总汞、铅、镉、石油烃和“六六六”的残留水平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贝类体内砷的残留水平与2008年基本持平,镉、总汞和铅的残留水平较2008年有所降低。
此外,数据显示,灵山湾浅海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鳌山湾养殖区的水质状况良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