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东海区赤潮发生状况

来源:上海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6:18 

2004年,东海区全海域发现赤潮的次数较上年减少,面积增加。全年共发现赤潮56次,较2003年减少30次,接近于2002年,高于2001年(如图);累计面积约18380平方公里,较2003年增加约60%,为历史最高水平。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约占中国全海域的58%和67%。

全海域共发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26次,其中,5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5次,接近或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7次。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5次,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其中面积最大一次有毒赤潮为5月份发生在渔山列岛海域的以具齿原甲藻为优势种类、链状亚历山大藻为伴生的赤潮。
赤潮发生的主要特点:①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6月,其中,5月中下旬浙江近岸海域发生赤潮25起,累计面积近13000平方公里(如下表);②大面积赤潮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外嵊山海域、中街山列岛邻近海域,渔山列岛至南麂列岛等浙江中、南部海域;③主要赤潮生物为具齿原甲藻(无毒),由该种形成的赤潮分别占到整个东海区赤潮累计发生次数和面积的76%和94%。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