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6:33 

谋事在人——邹运

雁去无声,岁过无痕,悄然间毕业将至,蓦然回首,往事如风。而今忆起初入大四之彷徨,不觉哑然失笑,又念及这一年选择之种种,可谓忆苦思甜。夏日午后,独坐石台,悬墨笔于心中,抒大四之情怀。

步入大四,仿佛踏入人生的分水岭,或就业、或出国、或创业、或考研。“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其选择合理,则无论作何抉择都无可厚非,但我认为,选择仍须以慎重为上,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在金融危机肆虐之下,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我国大部分加工制造业以出口为主,而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重创,使其购买力下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出口导向型产业。因为我本科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所以曾致力于到外企食品公司工作,但鉴于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不得不降低就业的权重。

出国——高额的学费

人民币目前正处于一个稳定的升值通道中,这原本有利于降低出国留学的成本,但是经过实际调查后,才发现弊大于利,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在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使西方高校的经费日渐拮据,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奖学金大幅缩水,这使得普通家庭很难接受高额的留学费用,所以面对出国这条路,我选择放弃。

创业——勇敢者的天堂

海大范围内不乏具有创业头脑的精英人才,如果项目具有前景和可行性,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创业不是心血来潮,它需要多年的经验、经商的头脑,需要团队的默契配合,需要承担高额风险。在国内创业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资金不充裕的境况下,只有具有高度的把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进行长期运作。所以创业是可遇不可求的备选项,在遇到优秀的团队,想到可行的方案之前,它只能排在第二位。

考研——最终的抉择

有人说,考研是浪费青春,还有人说,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找工作。这都是现状,是我在做出选择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我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预期不一样,人生顶峰的高度也随之不同,考研和就业等方式只是通向成功的途径,人各有志,不求苟同。我最后的选择是转专业。

考研是一条苦道,在终点上,你可能是在篆刻永恒的纪念碑,当然也可能是在书写惨痛的墓志铭。在这条跑道上,坚持下来的不一定会胜利,但是半途而废的却一定会失败。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天道酬勤。

选择金融学作为研究生专业是出于对个人兴趣与前景发展的考虑。而选择东北财经大学作为研究生首选院校,原因有三:一、2010年,国内顶尖金融高校仍采取金融联考的方式,初试专业考试科目较多,跨考难度极大,而作为国内四大财经院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之一的东北财经大学,其金融专业并未参加联考,初试与复式科目配比难度适当。二、由于本人家在北方,大连又是北方金融业最发达地区,综合考虑高校的地区优势及本土人脉,东北财经也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放弃地处西部的西南财经。三、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过大,生活成本过高,在综合对比机遇与成本之后,我只能无奈放弃中央财经和上海财经。

东北财经大学

由于鱼山校区没有经济类的老师可以咨询,所以我必须选择更加勤奋;由于食品专业不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所以我必须选择更加认真。自5月份确立考研院校和专业后,每日的复习即开始步上正轨,计划和效率就像是考研马车前进的车轮,缺一不可。做事无计划会导致复试时间利用不当,自己对复习进度缺乏把握;做事无效率会导致时间浪费,适当的休息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每天在做无用功。此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身体健康,只有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才会在考研的征程上大步向前。6月份至10月份,我坚持在下晚自习后去操场锻炼身体,比较好的锻炼项目就是长跑,因为考研本身就是一场长跑,坚持下来的都是强者。这样,一来使身体素质提高,二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两全其美。

考研是一场长跑比赛,既然没输在起点,就不会输在终点,天道酬勤。

文章来源:邹运 图片来源于作者和互联网 编辑:刘勇骏

【新闻链接】

邹运:食品科学与工程2006级毕业生,原食品、医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观海听涛新闻网记者,以总分381分跨专业考研至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在校期间荣获“优秀学生”、“优秀党课学员”、“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会先进工作者”、新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等光荣称号,并多次获得学习奖学金、实践奖学金、银色世纪奖学金等。爱好广泛,原舞蹈协会会员,荣获得鱼山校区交谊舞大赛二等奖,并有多篇文章发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