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立体监测系统迈上新台阶

来源:钱秀丽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1:51 
我国海洋立体监测系统迈上新台阶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就“海洋一号B”卫星发射成功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钱秀丽

4月11日,我国第二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事业跃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卫星发射后,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在发射现场就“海洋一号B”卫星的相关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记者:请您结合有关背景,谈谈刚刚发射成功的“海洋一号B”卫星在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陈连增副局长: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是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它不仅架起了沟通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通道,更是作为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屏障。进入21世纪,海洋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发展现代海洋环境监测高新技术,不断加强海洋预报、信息服务领域的高新技术能力建设,抢占海洋高技术的至高点。

近一段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我国海洋领域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能力落后、海洋环境基础数据资料缺乏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从国际经验和我们的实践看,要对海洋这样一个具有特殊环境条件的地理单元实施大面积、多角度的实时监测,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空间遥感观测手段。正因为如此,海洋卫星工作在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为海洋水色系列的第二颗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的上天,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事业向系列化和规模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预示着我国以舰船、浮标、岸站和卫星为基础的海洋立体监测系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的成功发射必将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管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报、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记者: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两颗海洋卫星。请问这两颗卫星的应用目标是什么?与“海洋一号A”卫星相比,“海洋一号B”卫星有哪些改进?

陈连增副局长:“海洋一号B”卫星基本延续了“海洋一号A”卫星的主要设计,其应用目标也基本一致。

研制和发射这两颗海洋卫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海洋水色、水温环境等要素的探测,获取中国海及其海岸带环境变化数据;研究和掌握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研究中尺度海洋动力环境变化;监测我国海岸带变化;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我国海洋空间探测(包括海洋观测项目和小星平台技术)积累经验,奠定科技基础。卫星的观测数据主要应用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河口海湾及航道的监测与治理、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

与“海洋一号A”卫星相比,“海洋一号B”卫星各项指标及功能均有较大提高。卫星的设计工作寿命由2年提高到3年;海洋水色仪扫幅变宽、像元数增加,海洋水色探测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覆盖周期也由3天缩短到1天;星上存贮量由80M字节扩展为2G比特,境外探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海洋一号B”卫星为单独发射,探测光照条件有较大改善。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海洋一号B”卫星的立项和研制过程。

陈连增副局长:回顾“海洋一号B”卫星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成功与挫折并存,研制中的每一步前进,无不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体贴与关怀,无不来源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由于“海洋一号A”卫星的设计寿命只有2年,为尽快解决卫星的接替问题,避免出现我国天上无海洋卫星的不利局面,国家海洋局积极开展了后续水色卫星的立项论证工作,并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向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改委上报了“海洋一号B”卫星立项建议书和地面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在国家有关综合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1月,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复了“海洋一号B”卫星的立项建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卫星和火箭研制单位随即全面启动了卫星的各项研制工作。2006年5月,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也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经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2年多的不懈努力,卫星主要载荷海洋水色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于2006年完成研制工作,整星和火箭在2007年初完成了全部预定的研制工作,并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的出厂审定,于2007年3月进入发射基地开始发射前的最后测试工作,待命发射。

“海洋一号B”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牵头研制。卫星平台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技术公司研制,采用CAST968小卫星平台;海洋水色扫描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负责研制;海岸带成像仪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负责研制。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海洋一号B”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准备情况以及卫星入轨后的后续工作安排。

陈连增副局长:地面应用系统是海洋卫星工程卫星、运载、发射、测控、地面接收、应用等6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作为卫星用户牵头单位,负责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和接收应用,是卫星应用价值的最终体现,更是卫星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是从1999年“海洋一号A”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开始的。为适应“海洋一号B”卫星接收任务,我们对该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和改造,在原有北京、三亚两个卫星地面站的基础上,在我国东北部新规划了牡丹江地面站,使卫星地面系统的接收范围进一步向北拓展,基本形成从北至南全面覆盖我国管辖海域,并可兼顾重点海域观测和科学研究的海洋卫星地面接收体系。与“海洋一号A”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相比,“海洋一号B”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除增强了地面实时接收能力与范围外,还提高了系统自动运行能力与可靠性,扩大了网络数据存档容量。

卫星发射入轨后,地面系统将实时接收数据,届时,我局将在第一时间向大家报告接收处理情况。此后,按照计划,我局将牵头组织卫星研制单位、卫星测控单位等进行卫星在轨测试,以检验卫星功能及性能与总体设计指标符合程度,并将其作为卫星评价与交付的重要依据。

在轨测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将动用航天卫星测控、海上现场测试、陆地现场测试、卫星数据分析比对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参加单位多达20余家,测试有效期大约为40天。我局作为牵头单位,将精心组织,严密策划,积极配合,确保安全地做好此项工作。

卫星通过在轨测试交由我局使用后,地面应用系统将实行业务化运行,卫星数据和产品将实时提供给海洋监测预报系统,为海洋环境预报服务。同时,“海洋一号B”卫星数据和产品还将免费分发,有需求的部门与单位只需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联系预订,就可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记者:“海洋一号B”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海洋人和航天人共同创造的又一壮举,国人为之振奋。那么能否请您谈谈您此刻的心情?

陈连增副局长:作为在海洋战线上工作多年的海洋人,我亲历和见证了两次海洋卫星的成功发射,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兴奋。今天,为了能够共享“海洋一号B”卫星成功发射的喜悦,我局更是特别邀请了由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百余人参观代表团,来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海洋卫星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感谢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以及给予大力支持与协作的有关部门和单位。

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海洋局向支持和参与“海洋一号”卫星研制的部门、单位以及所有科技人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同时向卫星研制、发射、测控以及火箭研制部门和单位表达诚挚的谢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