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大海的红色警告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8:39 

近20年,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我国一个耀眼的亮点。但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有关专家呼吁: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遏制污染,十年后,渤海将变成第二个“死海”。
海洋是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蓝色宝库。人们都说海洋是一个庞大的净化槽,但净化速度远比人类对它的污染速度要慢得多,污染容易治理难。今日的渤海,海水已不再湛蓝可爱。站在渤海岸边放眼望去,昏暗的海浪,卷起层层灰色的泡沫扑面而来,一堆堆漂浮物由远而近推至脚下。跨入水中,滑腻腻的海藻会缠住脚踝,气味难闻,令人作呕。即使面对诱人的海鲜,我们也会犹豫再三,唯恐其含有赤潮毒素。
渤海惊现大面积赤潮 目前赤潮仍在持续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李斌李亚杰)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15日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6月11日至12日,中国海监飞机和船舶在渤海海域发现大面积有毒赤潮。15日,赤潮仍在持续。
据介绍,11日,黄河口附近海域赤潮面积约1850平方公里,12日,赤潮面积减少至1200平方公里。该海域为野生贝类生长区,目前尚未出现贝类大量死亡现象,但水体表面漂有大量蚊蝇及小飞虫尸体。12日,天津塘沽附近海域至渤海湾中东部及北部海域赤潮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有毒藻类米氏凯伦藻等。
对此,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出《关于加强渤海赤潮监控和防灾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山东、天津、河北海洋厅(局)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做到“三个确保”:加强赤潮跟踪监视监测,增加监测频率,密切关注赤潮发生发展动态,确保实现对赤潮动态的有效监控;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和水产养殖单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将赤潮对养殖业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的海洋生物贝毒检测,确保受赤潮毒素影响的海产品不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针对此次渤海海域发生的有毒藻类赤潮,国家海洋局日前组织山东省、天津市海洋厅(局)对赤潮发生海域的海产品进行贝毒检测,全部生物样品中尚未检出赤潮毒素。
我国全海域5月以来发现赤潮34起 赤潮面积逾万平方公里 重点海域已建33个赤潮监控区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李斌李亚杰)记者15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5月以来全海域发现赤潮34起,其中,黄渤海3起(赤潮监控区内2起),东海31起(赤潮监控区内13起),累计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介绍说,今年5月份全国赤潮多发区主要发生在浙江沿海海域,目前舟山海域的赤潮已经消退。福建和江苏沿海赤潮生物优势种以夜光藻为主,浙江沿海以具齿原甲藻为主。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现赤潮次数减少4起,但累计面积增加3000余平方公里。陈连增表示,赤潮发生发展及变化趋势始终处于国家海洋局和当地政府的监控之中,赤潮未造成重大损失。
【据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李斌李亚杰)记者15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近些年来,我国海洋赤潮频发,危害加剧。为做好全国赤潮防灾减灾工作,国家海洋局已在全国重点海域建立了33个赤潮监控区。包括北海11个、东海13个、南海9个,做到监控区内赤潮发现率100%。
另外,成立了国家和地方相结合、专业和群众相结合的全国赤潮监视监测网络,在赤潮多发期(每年4月至10月)及频发海域,利用海洋卫星、海监飞机、海监船舶和岸基站等多种手段对赤潮发生情况开展连续监控,及时掌握全海域赤潮发生动态。
两年来仅福建和辽宁两省减少赤潮灾害损失2亿元,促进河北、辽宁、天津渔民和政府增收达3亿多元。
来自渤海的警告———十年后渤海将成“死海”?
渤海肌体日益脆弱
据环保专家介绍:目前,整个渤海水体中,一种和多种污染物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6%。渤海的一些海域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这些污染源不断地侵袭着渤海日益脆弱的肌体。沿岸217个排污口,伴随着大量生活污水沿地表、河口一起涌进渤海,年容留污水28亿吨,年接纳污染物超过70万吨,以上两项竟占据全国排海总量的1/3以上。渤海已成为我国海域和内陆河流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海洋检测专家心情沉重地说,渤海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此下去,10年后渤海将成为地球上第二个“死海”。到那时,即便不再向渤海排进一滴污水,单靠其自然与外界交换恢复生态,至少要用200年时间。而沉积在海底的污染物将存在几百年。
水产资源濒临枯竭
昔日,曾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财富的渤海,如今却是渔船帆影片片,船船空舱而归。实践表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不善待海洋环境,人类将自食其果。目前在辽东湾海域除了海蛰、毛虾之外,其他海产品都难以形成鱼汛。渔民们只能花几十小时,行船几十甚至几百海里“以时间换鱼虾”。运气好,多的打几十斤小鱼、小虾,少的只能捕上几斤。
据统计资料显示,渤海底层的水产资源只有20世纪50年代的1/10。我国独有的高经济品种渤海的特产中国对虾,近20年产量已锐减了九成。原盛产于渤海的一些珍贵的铁钳蟹、比目鱼、黄花鱼、鲈鱼、鲅鱼、蛤蜊等特色水产品,相继出现了断档或灭绝。海洋渔业专家说,渤海水产资源50年后才能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水平。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总投资555亿元,实施项目427个。主要实施区域包括津、冀、辽、鲁辖区内的13个沿海城市和渤海水域23万平方公里。按照这一计划,到2015年将从根本上扭转渤海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达到海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生态系统初步改善的目标。据国家环保总局新近发布的消息,2001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止,但污染仍十分严重。(本报综合消息)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