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建议设立山东蓝色经济区风险基金机制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5月22日,首届半岛市长论坛”在青岛举行。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阵地,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七座城市的负责人齐聚一堂,讨论各自心目中的蓝色经济前景。对于蓝色经济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些市长心目中的蓝色经济又该怎样发展?企业和专家又有哪些期盼与建议。
在各位市长讨论之前,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宋军继,首先解释了他对于蓝色经济的理解。他认为要与过去的发展蓝色经济思路划清界限:“蓝色经济主体是海洋经济,但是它赋予了很多内涵。这包括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海陆统筹为基础,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强调了海陆统筹。过去的发展规划都是海是海,陆是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把陆海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覆盖的七座城市中,滨州市建市最晚、底子最薄,滨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承志对此毫不讳言,他坦言要面对这个现实,抓住发展蓝色经济的机遇,迎头赶上:“因为我们现在的总量和人均在蓝色经济区中都是比较差的,是后发的,底子薄。面对现实我们就是一个追赶、一个超越。第一位要把现有的资源规划好、策划好。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自主创新。把滨州原来的劣势变成我们的优势。以达到追赶超越这个群体。”
潍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岗将七座城市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认为大家的发展要建立在密切合作与有序竞争的基础之上。
胡岗:“七座城市只有联合起来,加强合作,蓝色经济区才能发展得好。市场本质就是竞争。没有竞争,没有发展。所以七个城市必须有竞争。竞争要有差异化,避免同质化,要符合科学发展观。”
蓝色经济发展对区域内的城市会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对于区域内的企业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青岛贝尔特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军,由这次论坛想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他把自己的期盼一股脑都说了出来:“税收特别是企业融资应该给一些倾斜,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得促进经济发展。”
相对于企业高涨的发展热情,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张曙光更多得表现出了一种理性思维,他建议要建设蓝色经济发展基金和相应的保险机制,在一些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救助的安排。
张曙光:“你没有保险机制,没有保险基金,你怎么发展?企业要发展,它必须想办法:一突破盈利平衡点,有盈利它才干;二,它失败了,得有一个救助方面的安排。这是为什么风险投资作为发展中间的重要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