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转方式 调结构 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烟台:海湾海岛开发领跑蓝色经济
在我省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海阳丁字湾,日前,由香港洪基集团投资的一个旅游项目已经正式签约。
丁字湾是烟台青岛之间的一个半封闭内湾,过去沿岸垦荒和围海养殖,导致大面积淤积、生态退化,随着洪基集团30亿美元的投入,这里将形成一个以海洋旅游度假、海洋科技、海上休闲运动为特点的高效生态旅游区。
烟台拥有太平湾、龙口湾、庙岛湾等七处面积较大的自然海湾,有72个面积 500平米以上的近海岛屿。烟台市将根据各海湾区位、资源、环境承载力等不同特点,各有侧重地开发渔业、旅游、物流、生态等产业。
据烟台蓝色经济区规划编制办滕双兴介绍说,“通过海湾海岛的开发,将带动蓝色经济向深海远海拓展,向内陆腹地延伸。”
潍坊:循环统筹打造盐碱滩绿色产业链
与烟台海湾海岛开发遥相呼应,渤海湾畔潍北平原沉睡多年的盐碱滩,正在苏醒。位于沿海开发核心地带的高端精细海洋化工项目区内,项目彼此依存,上下游产品互补,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总投资13亿元的海恒化工一期工程,主产品是氯碱和烧碱。副产品氯气通过地下管路成为对面滨海石化公司的生产原料。而滨海石化的产品异丁烯,又成为隔壁两家医药企业的原料。目前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区已吸引240多亿元的投资。
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招商局科长丁莹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上下游产品产业配套这样的原则,实现了项目区循环发展的原则。
日照:携手临沂做强鲁南临港产业
依托港口优势,日照牵手临沂,共同做强鲁南临港产业。近日正式封关运营的日照保税物流中心,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随着“日照-临沂合作协议”的签订,“保税物流区”成了两地的共用资源。临沂客商王江说:“现在不仅时间压缩了,而且每个货柜直接节约的成本能够达到人民币1万多。”
多年来,日照港以矿石煤炭类货种为主,随着规模扩大,经营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近几年临沂市商贸物流、外贸加工等迅速发展,进出口需求急增。
日照港集团企业发展部副部长张亮说:“集装箱和综合物流是日照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也是临沂经济的优势所在。”
目前,临沂市平均每天有近3万吨货物出入日照港,由此带动50多家具有临港特色的大项目落户两市。
评论:向海洋要发展空间。发展蓝色经济,是山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陆地的面积和资源是有限的,海洋却拥有巨大的空间和未加利用的资源,海洋开发实际上就是要拓展我们在新时期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顾各地发展,上海的新崛起源于浦东开发,滨海新区的发展使天津的振兴如虎添翼。发展半岛蓝色经济,将使山东的经济内涵发生质的变化。烟台、潍坊、日照三地因地制宜,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蓝色经济的做法,不失为半岛蓝色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有益探索。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