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七明珠齐聚青岛 七位市长谈蓝色经济

来源:半岛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50:4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蓝色经济大家谈暨首届半岛市长论坛”进行到下午“大家谈”环节的时候,主持人别出心裁的提出,由半岛山东蓝色经济区的七位市长用三言两语概括出自己地市的亮点、特点。随后,按照海岸线自南向北的顺序,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山东沿海这七颗明珠的市长依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自己城市在打造蓝色经济区中的举措。

日照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成君娓娓道来

日照:3S成就世界阳光度假海岸

临港工业、东方桥头堡、生态旅游……谈起日照的城市亮点,日照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成君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不过提起日照,除了日照钢品,最令日照市民自豪的还莫过于其得天独厚的生态海岸。谈及日照的旅游项目,侯成君副市长引用了中国旅游研究所杨乃教授评价日照的一段语言,“世界海滨旅游城市三大卖点——阳光、沙滩、海水,一般的海滨城市就是一两个卖点,而三个‘S’全部都是集中在一个城市的,日照在中国独一无二,世界独有。一系列数据可以证明,并且最后得出的结论,山东旅游21世纪最大的增长集就在日照。”

青岛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姜波

青岛:4+4打造蓝色经济区排头兵

说起青岛在打造山东蓝色经济区的举措时,青岛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姜波开门见山的指出了“4+4”的发展战略:“第一个4,是到2015年要把青岛建设成为四个区域: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核心区、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第二个4,就是我们到2020年要完成的四个中心:我们要把青岛打造成为区域性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海洋科技教育研发中心以及国际滨海旅游体育中心。”

对于青岛在山东打造蓝色经济区中的先行和排头兵的地位,姜波副秘书长认为,考虑青岛应该是立足青岛的实际,瞄准国家的目标,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谋划我们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布局。同时,也将着重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威海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熙殿

威海:山东半岛深蓝色的先导群

“威海在蓝色经济区当中扮演两块角色,一个是威海三面环海,海洋经济是威海的主导产业,产业的特点就决定了在蓝色经济区中威海应该是深蓝群;第二个是先导群,因为威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威海的重大作用。”威海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熙殿如此概括到威海的地域特色。

在发展区域蓝色经济的道路上,赵熙殿副市长主要谈及了两点举措。“一个是完善出台了人才培养,并以大专院校特别是山大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及我们外事翻译学院这些为依据,培养联合式蓝色经济保障人才。第二个注重就是注重科技方法的创新,与哈工大、清华、中科院26个高校院所建立了实质性合作。”赵熙殿副市长通过对上述两点的阐述,表明了威海在推进经济的建设当中注意内外的提升,来实施这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烟台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德军

烟台:连接中日韩的国际度假城市

沿着山东的海岸线一路向北走,烟台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德军为与会的嘉宾带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烟台:烟台地处山东半岛核心,横跨黄渤两海,海洋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战略地位突出。

“在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当中,我们依托千里海岸线,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科学开发海岛,统筹发展海陆,把海湾、海岛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精心打造人居环境,让海岛成为洒落在黄渤海上的璀璨明珠,把烟台建设成为蓝色经济区的领军城市,连接中日韩的交通枢纽城市和国际旅游渡假城市。”

同时,郝德军副市长也针对烟台处于青岛和大连两市之间的地理位置,指出了这种位置对于烟台进一步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在这种竞争的态势下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我们主动的对接青岛,融入半岛,使我们的城市发展的更好,产业发展的更完毕,这才能在蓝色经济发展当中真正起到它的示范带头作用。”

潍坊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岗

潍坊:三区合一、打造一城四园

“潍坊在蓝色经济区当中最大的特点,应该也是一个优势,是三区合一。蓝色经济区,我们潍坊全境都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我们也是主要的城市之一;还有高端产业聚集区,潍坊全境都是。”一上场,潍坊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岗一上场就亮出了潍坊市的一张“王牌”。

同时,胡岗副市长还特别指出了潍坊北部的沿海开发。“我们的北部滩涂2700平方公里,过去人烟稀少,现在是战略性的资源。”土地大面积的开发,成为了潍坊市发展蓝色经济区的独具优势。

“我们还提出了在北部打造一城四园,一城就是滨海水城,150平方公里。然后就是四个园区,一个是先进制造业园区,第二是绿色能源产业园区,第三是化工产业园区,第四是海港物流园区。到目前我们已经投入了330亿,进区项目130个,投资额突破了1000亿。”胡岗副市长指出,潍坊市的目标就是用五年的时间把北部建设打造成为蓝色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东营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连杰

东营:一黄一蓝,两翼齐飞

一边是黄河三角洲,一边是蓝色经济区,一黄一蓝,两翼齐飞。东营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连杰的一番描述在与会嘉宾头脑中浮现出这样衣服画面。

“要体现高效生态蓝色的定位或者是内涵、要构筑高效生态和蓝色经济的产业体系、要创新高效生态蓝色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在谈及黄、蓝融合,两区并重,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蓝色经济区的关系摆好的时候,曹连杰副市长言简意赅的提出了两个“要”,并且指出,在高效生态上搞突破,体现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这么一个关系。

滨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承志

滨州:借东风,发挥黄三角蓝色经济区

“第一是位置,南面接着山脉,周边跨过黄河,跨黄河两岸的市一共是五个;第二是黄蓝结合,我们是进入黄河三角洲七个县;我们觉得这是最大的亮点。三个就是对接,我们虽然起步晚,但是信心很足,借用国家黄河三角洲的政策和蓝色经济区的政策两大政策于一身搞好对接,主要是我们这七个市搞好对接。”谈及自己所在的地市,滨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承志同样是滔滔不绝。

“滨州因为起步晚、底子薄,我们就在这里做追赶超越的问题。”孙承志副市长重点阐述了滨州将借助此次的形式,借助好其他六个城市的资源,通过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一手抓自主创新,抓战略新兴产业。同时,与其他六个市,济南、滨海和环渤海这几个大的区域搞好对接。通过这一系列方式,把黄三角蓝色经济区发挥好、利用好、建设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