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山东分行打造“蓝色金融” 助推蓝色经济
"我们西霞口蓝色经济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全靠工行的大力支持!这个西海养殖区改造好以后,一亩能生产海参500斤,改造1万亩能生产多少海参!"站在山东荣成辽阔的大海边,西霞口集团董事长田文科这样对我说。
3月初,记者到山东半岛采访时深深感受到,蓝色经济带正在这里悄然崛起,这背后有多种因素的推动,其中工行山东分行打造的"蓝色金融",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了强力助推作用。
"蓝色信贷"与蓝色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西霞口是山东发展蓝色经济的一个缩影。这个昔日以农为主的偏僻小村,如今已成为一个拥有26家企业、总资产45亿元的"中国十佳小康村"。
30年来,西霞口经历了经济发展的"三级跳":上世纪80年代初,西霞口村以海兴农,大力发展捕捞业和养殖业,完成了从小农经济向渔业经济的"第一级跳",如今万亩参鲍基地已具雏形。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霞口又实现了从渔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跨越的"第二级跳",兴办多家合资企业、近20家工业企业。接着,西霞口完成了从工业经济向工商贸多业并举跨越的"第三级跳",投资1亿元建成全国首家村办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港口年吞吐量达200万万吨。投资开发成山头、海驴岛等六大景区,西霞口已是一个蓝色经济新村和现代旅游区。
西霞口集团董事长田文科带着说:西霞口一直与工行保持着密切的金融业务合作,集团十几年来的发展,从旅游、造船到港口、养殖,从日常流动资金、票据贴现到信贷融资,都离不开工商银行的大力支持。自2007年以来,工行已先后为西霞口造船坞项目、船厂改造项目、景区扩建项目等提供项目贷款2亿多元。特别是山东提出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概念以来,工行对西霞口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2010年,西霞口还将继续扩建景区,包括新的景点建设、基础设施改造、配套道路修建等;修建造船坞和西海养殖区,目前每年仍将新增1亿元信贷需求。
工行山东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视察和调研时强调指出,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谓蓝色经济即借助沿海地理优势,依托于海洋资源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其内涵既包括山东半岛沿海7地市的区域经济范畴,也涵盖海洋生物与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和滨海休闲房地产业、海洋工程建筑和海洋生态环保业、海洋化工业等若干具体的行业。
随着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的提出,工行山东分行敏锐地认识到培育和发展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蓝色经济,离不开金融业强有力的支持,对自身的经营转型和结构调整将是一次重大机遇,依托于海洋经济的发展,"蓝色金融"也定会获得可观的成长空间。2009年,该行在同业中率先提出发展"蓝色金融"的金融服务理念。
所谓蓝色金融即服务于海洋经济,支持上述产业发展的各类金融产品和相关举措,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分布在上述各个行业的信贷总量和银行产品。2009年以来,山东分行通过加大项目贷款的投放力度,支持临港、临海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项目融资、流动资金贷款等支持海水养殖、水产加工、远洋捕捞等临海经济产业发展;发放并购贷款积极支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通过金融创新,为海洋文化、海洋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010年初,山东分行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黄、蓝、绿'三色'信贷,扩大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绿色环保行业产业的信贷投入"的信贷政策,发展"蓝色金融"成为全行性的战略部署。可以说,"蓝色金融"正成为山东分行继"绿色信贷"之后新的服务理念和金融品牌。
截至2009年末,山东分行投放于蓝色经济相关产业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00亿元。信贷总量的持续稳定增长,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动力。
同时,工行山东分行还加强对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融资需求的研究,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和信贷资产的期限配置,兼顾"保护"和"发展"两个主题,积极推广绿色信贷理念和绿色信贷产品,实现了金融业与蓝色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共赢。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促进蓝色经济优势产业形成
工行威海分行行长刘志刚带记者去参观国华瑞丰有限公司在荣成建设的风电项目。一个个巨大的白色风电机矗立在海边,刘志刚介绍道: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年平均风速为
国华瑞丰(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风机需要投资500万--1000万元,使用寿命20年,除了风机投入,还有一年的磨合期之外,风力发电成本很小。2007年开始他们在荣成建设一期工程,上马了39台风机。目前,他们正抓紧建设二三期项目,预计年底就可以投入运行,利润会相当客观。
风电项目前期投资很大,除了双方股东出资,主要靠从工行融资。
刘志刚说:"风电不仅是清洁绿色的新能源,发展风电也与威海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相契合,这个领域是我们工行服务的重点。"
金融是连接各种要素市场的纽带,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能够提高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正因为如此,工行山东分行非常注重调整优化信贷的地区、产业结构,以"蓝色信贷"促进蓝色经济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为加快"蓝色金融"建设,工行山东分行将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倾斜。一是在信贷限额上向烟台、威海等蓝色经济区的重点分行倾斜。以烟台分行为例,该行2010年新增贷款总量将占山东分行全年计划新增贷款的10%左右。二是从一般的传统加工制造产业,转向打造综合性国际港口、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和能源矿产业、建设多元化现代海洋旅游体系、大力支持临海工业和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蓝色经济产业层级。三是提高信贷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信贷操作流程,全面推行无纸化审批,整合评级授信环节,适当下放审批权限,简化短期融资审批程序,加强中后台集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工行烟台分行行长徐光林对记者说:结合烟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他们将严格执行国家宏观政策,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从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文化旅游业、生态型化工产业、大型临港加工制造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新能源与矿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环保与社会服务业等方面,以多品种的信贷产品积极支持"蓝色"经济建设,同时将根据国务院关于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徐光林表示,对于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工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工行烟台分行将及时高效保证信贷资金供给。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标准、项目资本金缺位、产能过剩的产业的项目,不提供授信支持。港口及临港产业近三年内的在建、新建及规划项目总投资约1138亿元,融资需求以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为主,约780亿元,主要分布在电力、化工、港口、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工行将按照"绿色通道"评审方式,加快对项目的审批,在符合贷款审查要求的前提下保证资金尽快到位。其次,对产业链中辐射拉动作用强的骨干重点产业企业,如海阳核电、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等,要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中小企业,积极给予小企业贷款,合理确定贷款的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再次,对地区主导性重点产业的核心企业和关联中小企业,综合考虑产业集群的周期性风险、组织协作网络、融资担保关系等,在科学把握贷款期限、规模和利率的同时,着力改进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对新兴产业集群金融支持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第一家与烟台政府接洽蓝色金融的银行,工行烟台分行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胶东半岛惟一的煤炭基地,其北皂煤矿海域扩大区延伸项目总投资16.6亿元,设计产能200万吨/年。项目的建设,对缓解胶东半岛能源紧缺、支持黄河三角洲经济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海底采煤工艺技术的攻关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悉,海底采煤在国内尚属首次,国际上只有日本、美国、英国等少数国家进行过海下采煤,存在诸多技术难题。龙矿集团2005年海域首采面成功试采,结束了我国无海下采煤的历史,填补了世界海下采煤综放开采的技术空白,实现了海下采煤的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海下煤炭开采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获悉企业融资需求后,本着鼓励技术创新的原则,工行山东省分行和烟台工行两级联动,对项目展开积极营销,加快项目评审和贷款审批。烟台分行和公司业务人员常驻济南,会同省行审批人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多日,全面考量贷款的每一个细节,确保贷款顺利通过审批,短时间内发放项目贷款5.6亿元。这笔贷款的发放彰显了工商银行作为国有第一大行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威海,蓝色经济相关行业一直是工行支持的重点。
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威海的工农渔业均比较发达,形成了以水产养殖和加工、远洋捕捞为核心的现代渔业,以修造船为核心的海洋装备制造业,以海洋科研、教学为核心的海洋科研产业,以旅游、休闲为核心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以核电、风电为核心的海洋新能源产业,以及轮胎、建材、机械等产业,行业门类齐全。工行威海分行一直以项目融资、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产品体系为支撑,积极支持威海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支持造船、清洁能源、新材料、海水养殖、海产品捕捞加工、医药、旅游以及大型餐饮业等临海经济产业发展。在威海新建的造船企业,如神飞船舶、三进船业、三星重工、伽耶船业等等,都和工行有业务关系。
核电和风电等新能源是工行威海分行关注的一个"重中之重"。
在威海境内,有国华瑞丰有限公司、国华中电(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华能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华能石岛湾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和国核示范电站有限公司等六大发电企业,投资额少的达5亿元左右,多的高达400亿元,6个公司总投资达1400亿元。其中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预计建设100万千瓦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