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在危机中挺立的坚毅风骨
从1988年担任青岛港务局(后改为青岛港集团,下称“青岛港”)局长到现在,在20年的时间里,常德传带领着青岛港,走出了一条和其他效仿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不同的发展路径。
“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不让管理层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过大”是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的治企准则。
青岛港的发展之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不仅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的平稳过渡,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重创时期,青岛港硬是想方设法走出了危机阴影。今年1月份,港口生产实现首月“开门红”,吞吐量完成2572吨,集装箱完成85.2万标准箱。
在
确保“三个不动摇”
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青岛港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一时间,港口生产形势急剧恶化,骤然进入船少、货少的艰难局面。出口重箱量急剧下降,煤炭、矿石堆场爆满,进口原油无处接卸。2008年10月,港口铝矾土吞吐量下降60%,钢铁下降51.3%,化肥下降97.7%。各大货种进出口急转直下,港口生产遭受重创。
面对金融危机,常德传向全港职工发出号召:“青岛港是国有企业,在当前危机的形势下必须想尽千方百计干上去,这不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党和国家在考验青岛港,广大员工在考验青岛港,青岛港就是要做到"三个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增长指标不动摇、坚持造福职工不动摇。拿出"当饭吃"的措施,"当钱花"的办法”。
为了把“三个不动摇”落到实处,春节前后,常德传带领有关人员远赴210个地市县,走访了1105家船东、货主、合作伙伴,“抱团取暖”。他最多曾一天就走访了8家船公司。从
与此同时,今年1月份,总投资达14亿美元的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QQCTN)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正式批复,成功实现了与迪拜环球集团、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香港泛亚国际航运有限公司的“三国五方”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前湾四期
这项青岛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将进一步增强青岛港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实,早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青岛港人在常德传的带领下,就已经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他们面对严峻挑战,保持了吞吐量8%、集装箱20%以上的快速增长。
然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波及面更广,挑战更大,“坚持增长指标不动摇”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而是国家的利益、企业的效益和全体职工的饭碗。
“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面前,我们"坚持增长指标不动摇"依然不会变。2009年,青岛港毅然确定5%的增长指标,吞吐量确保完成3.15亿吨,集装箱确保完成1050万标准箱。”常德传向《中国经济周刊》坚定地表示,在金融危机面前,青岛港将按照中央、省、市“扩内需、促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抢抓原材料价格低廉的有利时机,在2008年国家级重点工程前湾四期工程建设四个泊位已经通过船舶试靠、重载测评的基础上,加快工程建设,力争2009年底10个泊位
职工无一人下岗
金融危机引爆全球裁员降薪潮。随着国外企业降薪裁员潮此起彼伏,中国各行业裁员减薪潮也逐渐兴起,降薪裁员已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多个行业。
但是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青岛港仍能克难而上,职工无一人下岗,靠的是什么?
“在金融危机下,青岛港依然坚持造福职工不动摇。青岛港坚持不把一名员工推向社会,特别下大力气保证9500名农民工的岗位不变,薪酬不变,并于
此外,青岛港坚持为职工发放节日礼品,发放冬季取暖费一次性补助,为全港父老兄弟姊妹健康查体,为每一名职工和职工家属赠送生日蛋糕。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严格兑现加班费,严格落实带薪休假等。2009年,青岛港还全面启动惠及全港员工的21件实事。
“青岛港就是个大家庭,我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子",上有老、下有小,都要尽心尽意地照顾好。离退休老同志就是我的老人,广大干部职工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幼儿园的孩子们就是港口的后代,孝敬老人、照顾好兄弟姐妹、培养好孩子是我这个"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常德传向《中国经济周刊》动情地说。
“共和国长子”的自我定位
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裁员削减成本是企业转型期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法则;在中国,类似“裁员削减成本”的说法是“减员增效”。从1992年开始,我国在国有企业大力推行“减员增效”。“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成为当时国企改革中的一股潮流,青岛港也面临“诱惑”。当时在青岛港的各种会议上,分公司的领导纷纷要求减员。有一段时间,常德传也一直在反复权衡是否要推行这项措施。有一天,当他步行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路边突然涌现出很多卖纺织品的小摊,过去一问,才知道是纺织厂的下岗职工。他感触颇深。在之后的全局职工大会上,常德传宣布:青岛港绝不让一名职工下岗,绝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而且郑重地告诫各级领导:“谁让职工下岗,我就让你第一个下岗!”
此后,青岛港先后转岗分流上万人次,没有让一名职工下岗回家,并与3787名合同到期的职工续签了合同。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