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家张福绥获山东科学技术最高奖

来源:张晓晶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2:37 

人物新闻:

海洋生物学家张福绥获山东科学技术最高奖

新华网山东频道2月22日电(记者张晓晶)在22日召开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福绥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50万元奖金。

今年79岁的张福绥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学和贝类增养殖学研究,是我国贝类增养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贝类增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

山东同时评选出2005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17项,山东省技术发明奖1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65项,相关科技人员都受到了隆重表彰。

人物介绍:

张福绥,1927年12月27日生于昌邑县。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2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贝类学会理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贝类增养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贝类增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

曾获省级以上重要科技奖励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1项、陈家庚农业科学奖1项、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2000年度)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申请专利13项,获得授权6项。

科研成果:

20世纪70年代,张福绥开始研究黄渤海贻贝的生长、繁殖规律。他的“贻贝采苗场人工构建”技术应用后,在山东沿海解决了贻贝苗源供应问题,并使得山东贻贝养殖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至今我国贻贝养殖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1982年,张福绥经过广泛分析,选定了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以生长快速著称的野生型海湾扇贝作为引种对象引进我国黄渤海区域,进而从青岛、山东成功推广到全国,迅速在我国北方海区形成国际上新兴的海湾扇贝养殖产业,目前年产量达60万吨。

1991年底,针对南海和东海海区的不同环境特征,张福绥教授又从美国墨西哥湾引进墨西哥湾扇贝到南海,1995年开始在广西、广东西部海域进入产业化养殖。

为在东海与北方海域开展养殖墨西哥湾扇贝,1995年及1997年,张教授又先后从美国北卡州引进北方种群的墨西哥湾扇贝,目前在我省、浙江均初步形成产业化养殖。

目前,张教授带领的科研梯队已经开始针对贝类养殖产业化、养殖容量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做进一步研究。(郭波 大众网-齐鲁晚报)

人物访谈:

"扇贝之父"张福绥壮心未老

在22日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大会上,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福绥颁发了山东省科技最高奖证书和奖金。当78岁的张老手拄拐杖缓步离开会场时,心里仍念念不忘大海和扇贝。他对记者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要为百姓造福。我准备将这50万元奖金投入一线科研,尽快拿出更多的成果回报父老乡亲。”

张福绥1927年出生于昌邑县,是我国贝类增养殖学的学术带头人和贝类增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借此次到省城领奖之机,张老还专门向省和科技部领导进言,建议在青岛、日照之间的海区大力发展海上养殖,充分开发海洋资源。

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水产系后,张福绥曾在广东一所中专教书。在中科院攻读副博士学位时,恰逢“大跃进”,又下放农村锻炼,此后在研究岗位与生产前线之间几经反复,甚至挑头创办经济实体,担任经理。但他的志向始终是成为科学家。攻读副博士学位时,他选择了海洋软体动物分类这一颇为冷门的研究方向,首次鉴定报告了61种分类,其中含1新属、4新种及1新亚种,并修订了海若螺科(Clionidae)的分类系统,组建了一个新的亚科Prionoglossinae。当时发表的论文,目前仍是国内该领域研究人员最主要的参考资料。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的种苗,长期是从自然海区采集,张福绥等科研人员首次成功开展以发展养殖为目的的人工培育海水贝类种苗实验。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科学家尚在观望之时,张福绥和他的团队就一边研究贻贝苗场构建技术,一边着手贻贝人工育苗实验,首次在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常温条件下人工育苗理论和技术体系,将贻贝育苗技术工程化,实现贻贝苗种的规模化人工培养,育苗单产创世界最高水平。也是他,系统提出并建立了贝类养殖工程化技术。

国内扇贝养殖去年产量已达84万吨,产值约40亿元。在这些扇贝里面,当年张福绥带头引进的海湾扇贝占到总产量的80%左右。渔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称张老为“扇贝之父”。常常提起自己是“农民儿子”的张福绥,在海边、渔村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对渔民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月工资只有70多元的他,曾让爱人连夜赶做新棉被寄给自己借宿过的穷渔民。去年,湛江的养殖户还写信给张老,请他帮助解决扇贝养殖中的难题。

“我年龄大了,但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包括我所研究的扇贝养殖仍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只要身体允许、时间允许,我还会一直做下去。”张福绥说。

他那活跃的思维仍在大海上飞翔。如今受工业发展和环境容量等因素影响,山东省水深10米以内的海区养殖越来越受限,需要再往深处走。“要克服较深海区开发的难题,不单是研究人员的事,还需要政府、企业各方一起使劲,才能把更广阔的大海利用起来。” (大众日报 记者 李鹏飞 薄克国 李强)

走近新闻人物:

张福绥:耕海牧洋半世纪

22日上午,当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证书递到张福绥院士手中的时候,掌声响彻了整个山东会堂。

“吃扇贝不忘张福绥”,这句话在胶东广为流传。扇贝从少见的“海中八珍”到现在百姓餐桌上的日常食品,我国贝类养殖产业的发展与张福绥密不可分。

尽管获奖无数,始终淡泊名利

“我觉得,这次获奖对老师来说,是对他多年研究成就的一个总结。”作为张福绥院士的学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杨红生研究员已经跟随张福绥教授整整10年了。他告诉记者,张教授研究贝类繁殖近半个世纪,只有一个目的:瞄准国家需求,让百姓得实惠。

杨红生依然记得1996年他开始跟随张福绥学习时的“诧异”:当年的张福绥已经69岁了,可中午只在办公室稍做休息,两把椅子放腰、一个高凳做枕和一个矮凳垫脚。但能在这张“床”上躺着午休,对张福绥来说还是少数,更多的时间是在海上。

“导师一直把工作当作乐趣,1998年前后山东省沿海本地种———栉孔扇贝发生大规模死亡时,一段时间天天出海监测让我这年轻人都受不了,可他已经70多岁了,硬是没事。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每天都要上班,指导手下的学术团队。”杨红生说,虽然他们现在已经“长大了”,但导师还是经常“唠叨”他们:“像我们这样搞科研的人辛苦是正常的,必须加倍努力、加倍辛苦才可能获得一点点成功。”

阙华勇博士是张福绥的学生。他说,尽管获奖无数,但导师始终淡泊名利,他用自己所获得的奖金设立了一个贝类学奖励基金,但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些都成为学生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乐观是做学问最重要的一点

杨红生告诉记者,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张福绥有着浓厚的报国情结,科研方向始终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现在他虽然已近79岁,但还在规划着自己的未来,40多年来,张福绥一直是往前看,一项研究接近成功时,他已经琢磨下一项研究了,这项研究刚成功,他马上就开始了下一项研究。
当贻贝生产量达到世界第一的时候,张福绥已经开始想引进海湾扇贝了;当海湾扇贝产量遍及黄渤海区域时,他开始寻找适合东南海区域的养殖对象———墨西哥湾扇贝;当全国各大海域扇贝发展起来时,他又开始考虑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当记者请张福绥回忆一下40多年来面临过怎样的困难时,他说:过来了就不说困难了,过来了就该多想想快乐了。因为乐观是做学问最重要的一点,乐观才能让人坚持,乐观才能给你带来一个创新团队。

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60年代,是我国正处于困难的时期,大家吃饭都有问题,迫切需要蛋白质,作为我国的第一批研究生,张福绥开始研究黄渤海贻贝的生长、繁殖规律。研究贝类的生长,有时候需要周年观察,为了观察贻贝的生长,不管数九寒天还是烈日当头,张福绥常常是在海边扎个窝棚连住半月,然后每天坐着小渔船下海。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张福绥怀着一颗执著的心,完成了他的“贻贝采苗场人工构建”技术。也就是这项技术的应用,在我省沿岸从无到有形成了贻贝的自然苗场,并使得山东贻贝养殖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1978年,张福绥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因为他让中国的贻贝产量从海洋零星捕捞而跃居世界第一。

把扇贝端上百姓餐桌

扇贝一向被认为是“海中八珍”之一,当时产量极低,寻常百姓轻易吃不着,有高档宴会需要时,往往从国外进口。而现在市场上才几元钱一斤,张福绥就是把扇贝端上百姓餐桌的人。

张福绥至今记得1982年第三次从美国引种时的情景:50粒海湾扇贝亲贝从装进特制的手提箱开始,就需要人不停地晃动、充气。飞机降落北京时,张福绥的助手们早就带着几大桶海水在机场等候了。虽经“高接远迎”,50粒亲贝最终也只成活了26粒。张福绥回忆说:“当时的26粒亲贝,真的比生命还宝贵。”

经过数年的试验研究,张福绥及其合作者终于解决了海湾扇贝促熟、饵料、采卵、孵化、幼虫培养、苗种中间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让海湾扇贝成功将家迁到了我国,并从1985年开始向各地推广,在黄渤海迅速形成国际上新兴的海湾扇贝养殖产业。
(记者张涛 郭波 大众网-齐鲁晚报)(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