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再创造了伊甸园。”刚被国家领导人造访过的小小岛国,新闻背景介绍依然引用马克·吐温这句经典评价。就冲着这么一句话,不是亚当与夏娃也要不远万里地扑向“伊甸园”。
与“毛雀”一起用餐
简单来说,毛里求斯就在马尔代夫对面,彼此隔岸相望,只不过它们中间隔了一个印度洋。在非洲地图上,顺着马达加斯加的边缘朝东移动,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点,那就是毛里求斯了。飞驰在毛国的高速公路上,道路两边都是无穷无尽的甘蔗林。在历史上,毛里求斯原来是一个荒岛,最先来的是葡萄牙人,随后来了荷兰人,再来了法国人,最后是英国人,再后来大家铸剑为犁,全面开展大生产。随后的美洲人、非洲人、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加盟,使这片土地真正地焕发出伊甸园的美丽了。
所以在毛里求斯,才能同时感受到荷兰和葡萄牙的遗迹、法国的风情、英国的优雅、非洲的奔放、印度的神秘。车行一个多小时,我们已横穿了整个毛国,抵达西海岸,正面是晶莹剔透的印度洋,酒店外两处纯白的私家海滩,也就成了我们终日流连的所在。
清晨,坐在餐厅的露台上,穿着白衣的黑人侍者端上精致的欧陆式早点和热咖啡。印度洋暖暖的海风拂面吹来,听着海浪轻轻拍打着珊瑚礁石,看着霞光在晶莹剔透的海面上跳跃,感受这简单而纯粹的生活,宁静而满足。露台上,还时不时会有“毛猴”和“毛雀”光临,大摇大摆地取食我们吃剩的食物,甚至把嘴直接伸到咖啡杯里。
穿上“阳光”小背心
毛里求斯岛周边的海水颜色,受特殊地质影响,海水晶莹,色彩层次分明,瑰丽无比。近处,海水呈碧绿色,通透明亮,澈似水晶;远处,海水由湛蓝逐渐变成深蓝,温柔而亮丽,像一块女人旗袍上的蓝色的丝绸,散发出知性脱俗的魅力。
在这里度假的老外多是拖家带口,哪里也不去,整天就在海边呆着。他们热衷于在洁白的沙滩上漫步,在碧海中嬉戏,偶尔驾着帆船出出海,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重复地把自己的身体浸湿,再晒干,晒干正面,再晒背面。
我们也很快就融入了这样的惬意生活,脑海中丢掉了所有的尘世俗念,全世界仿佛只有阳光和大海。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在海面,我们赤着双脚,踏着海浪,悠闲地捡贝壳。只是阳光太热情,不小心就在身上留下了一件“小背心”。
路易港的集市值得逛一逛。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东西,服装、家庭用品、工艺品、土特产、水果、蔬菜……应有尽有。商贩的吆喝,鸟儿婉转的歌喉,还有猫狗们的叫声,混和在一起,奇特而又充满生机。集市里有很多当地手工艺品,闪着光泽的贝雕、图案靓丽的草编拎包、朴拙的非洲木雕和漂亮的手工木帆船模型。集市里还到处可见“dodo”制成的各类旅游纪念品,“dodo”是种非鸭非鹅的鸟,憨态可掬,可惜现在已经灭绝。出于喜爱和纪念,毛里求斯把它定为国鸟。
路易港还有非洲最大的唐人街,你可以找到上海城隍庙附近以前那种老房子,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
在毛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喧闹惯了的我们来说,能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地面朝大海躺上几天,也算是件奢侈事。
很多人问我,毛国这么远,到底值不值得去?我说值得。只为那份仿佛走到天涯海角般的安宁,这是我们通常都熟知的那些度假胜地所不能比拟的。
闲逛毛国“小巴黎”
毛里求斯曾经是法属殖民地,处处留有法国的痕迹,首都路易港就是以法国国王的名字命名的,一些主要建筑、街头小品、路灯和路牌都极像巴黎。我们抽了半天时间,雇了一辆出租车,来到路易港感受“小巴黎”的魅力。
路易港是全岛最大港口,又是全国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和运输中心,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朝海的一面就是港口所在。市内建设却显得比较复杂,有现代化的玻璃墙大厦,亦有古典的石砌建筑。在圣母山纪念馆俯瞰首都路易港全景,可以发现,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庙堂相距咫尺,这也体现了毛国人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宽阔胸怀。
TIPS
■交通: 从上海到毛国没有直航班机。一是先到香港,再乘毛里求斯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毛国;二是搭阿联酋航空公司航班先到迪拜,再转到毛国;三是搭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航班先到新加坡,再转去毛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预订航班。
■签证: 毛里求斯政府对中国公民实行了落地签证。飞机降落后,办完了签证手续,即可开始旅程。
■特产: 毛里求斯盛产甘蔗,离开时可以在机场免税店里买几瓶甘蔗酒回去。该国红糖,也是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