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区渔政局改进管理方式开创渔政新风

来源:中国渔业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02:2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黄渤海区渔政局党组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理思路、找对策,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的指导思想。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和改进管理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机关和队伍建设,服务渔业、服务渔民、服务科学发展,力保辖区渔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渔业生产有序、健康、可持续地又好又快发展”。

在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引下,黄渤海区局开展了一系列崭新的工作。

拯救渤海资源行动

渤海的“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制约着黄、渤海渔业经济的发展,沿海渔民赖以生存的产业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从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渔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农业部领导在唐启升院士提出的《拯救渤海渔业资源的建议》上作出了重要批示:“修复渔业资源、振兴渔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启升同志和黄渤海区渔政局提出的建议很重要,请认真研究,着力推进”。根据部领导的批示精神,黄渤海局积极准备,认真落实,组织专家组对渤海渔业资源修复问题进行了数月的专题调研,出台了《拯救渤海渔业资源行动方案》,从总体上提出了拯救渤海渔业资源的战略构想。总的目标是,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科学划定和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措施,使渤海生态系统失衡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并且有明显好转,主要经济鱼虾类的繁育能力明显恢复,逐步恢复渤海作为“渔业摇篮”的功能和地位。

去年616日,农业部和天津、辽宁、河北、山东省(市)人民政府在山东省莱州市联合举行了2009年渤海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并共同发表了《渤海生物资源养护宣言》,拉开了拯救渤海资源的序幕。

机关干部到一线去

理论联系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密切联系群众、让干部在大风大浪里成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锻炼干部、规范执法、转变作风”,去年71日,黄渤海区局局长刘元林向全局机关干部发出“到一线去”的号召,并确定50名机关干部分批随渔政船出海执法。目前已有48人圆满完成了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船干部在巡航执法任务中,能够积极与船长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协助船长搞好海上执法管理,带头进行执法检查,起到了很好的政治核心和模范带头作用。出海干部在管理期间,主动就当前渔业生产、资源保护、伏季休渔后期管理、转变渔政管理方式和进一步改进联合巡航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并及时掌握船员思想动态,认真做好船员的思想工作,对船员们提出的出海补贴、住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解释。

建立渔民联系点 聘用执法监督员

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是渔业管理发展的不竭源泉。黄渤海局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建立渔民联系点、聘请执法监督员,进一步转变渔业管理方式。为及时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在对各地渔民协会、渔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推荐海区渔民联系点与执法监督员的通知》,此举在黄渤海区各级渔政管理部门和渔民中引发强烈反响。

各省市严格把关,认真推荐,共推荐了19个渔民联系点和95名执法监督员。大家一致认为,设立渔民联系点、聘请渔政执法监督员是海区管理新思维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渔区的大胆尝试,将极大地调动渔民保护资源、参与监督渔政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构建渔民生产自律与监督渔政执法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和建立新型的渔政与渔民关系。

中韩敏感水域管理

鉴于去年伏休特殊的情况,为贯彻中央领导和农业部领导的指示,海区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抽调各级精干力量成立伏休管理总指挥部和海上前线指挥部,并抽调26条渔政船组成3条防线,部署在朝韩敏感水域和鸭绿江口,严密监控我国渔船进入敏感水域。为鼓舞士气,626,刘元林局长发出了《致渔政船船长的一封信》,坚持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廉洁自律、恪尽职守,使渔政队伍海上休渔秩序总体稳定,涉朝韩水域管理形势平稳。

“心系渔民”文艺汇演

渔民是渔业生产的主人,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依靠力量。管理只有建立在渔民拥护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黄渤海局举办了以“心系渔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由黄渤海区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自编、自导、自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快板等剧目,反映渔业管理和渔民生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巡演自去年618日开始,演员深入黄渤海沿岸渔村、码头和渔业企业演出10场,历时半个月,观众达2万多人。

演出受到了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渔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和热烈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观众普遍反映,海区渔政局组织渔业宣传文艺巡演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真正体现了“心系渔民”的主旨。以文艺演出这种形式加强与渔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不仅丰富了休渔期间渔民群众文化生活,还宣传了渔业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对提高渔民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起到重要作用。

开展“署名林”活动

文化是一种载体,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更是一种境界。走进海区机关大院,迎面扑来的是“署名林”郁郁葱葱树木沁人心脾的清风。树是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自愿捐款栽下的,象征着团结、和谐、勤政和生机,每棵树上都有捐助职工的名字,管种保活,一生呵护,尤为可贵的是,农业部孙政才部长、牛盾副部长、山东省贾万志副省长等领导来视察时,都亲自种下了象征关爱的树。这种融入自身情感并汇于集体大河的“绿色文化”已根深叶茂地扎根于职工的心中,从而激发起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海区渔政事业的发展中。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