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市场中国陷被动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1 00:04:3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世界主要采矿公司的铁矿石短期定价要求基本上取得成功,从而打破了沿袭40年的年度基准价制度。世界三大矿企进行重组后,铁矿石交易的价格控制权转移到它们的手中。

2009年,铁矿石海运量的约74%来自英澳合资的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矿业集团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今年,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成功地终结了年度定价制度,提出季度定价方案。

力拓48日宣布,它仍在谈判——尤其是跟世界上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国谈判——按季度调价。在价格谈判破裂和中国逮捕四名力拓员工并定罪之后,力拓与北京方面的关系非常紧张。

北京继续反对季度定价制,认为三大矿企有垄断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予以反抗。

海运铁矿石的大约65%输往中国,约10%输往日本。

铁矿石是炼钢的主要原料,而钢铁在修建公路桥梁、办公大楼和居住小区以及生产小轿车和公共汽车时必不可少。去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超过美国,20101月的汽车销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

过去几年间,世界铁矿石行业变得高度集中。2009年,淡水河谷的年产量约为3.1亿吨,力拓约为2.2亿吨,必和必拓约为1.4亿吨。为了不再依赖这三大矿企,中国的钢铁企业正设法在国内外拓宽铁矿石供应渠道。

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上升并希望打破三大矿企的垄断地位,这推动了采矿能力的增加。

全球铁矿石产能每年增长6%、估计会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仅北美洲就有至少六家较小的公司和新开办的企业对三大矿企发起挑战。

印度、中国、前苏联地区、非洲、北美乃至巴西和澳大利亚的许多老牌和新生铁矿石生产商也都在挑战三大矿企的市场地位和垄断权。

中国虽然是主要进口国,但在铁矿石市场上渐渐丧失力量,在可预见的未来,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将保持对全球价格的重大影响力。从更长远来看,采矿业新生力量可能会对定价产生制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