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人工海河”进程备忘录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5-05-21 00:07:14 

1、 2004年4月7日,大众日报编辑部《内参特刊》第5期(专送省委常委、副省长)刊发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关于“建造人工海河 贯通胶莱两湾 加快水体交换 再现碧海蓝湾”的建议。
2、 2004年5月17日,山东省副省长赵克志在《内参特刊》第5期作了“诗成厅长:我已经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赞成文中所提的观点和全部建议。必定会上升为政府决策 ,建议适当时机组织前期研究”的批示。
3、 2004年6月9日,山东省副省长陈延明在《内参特刊》第5期作了“同意克志省长的意见。请转发改委、水利厅、环保局阅,并望提主导意见”的批示。
4、 2005年8月7日,国家海洋局王曙光局长作了“胶莱人工海河构想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宏大工程,海洋局有关部门应全力支持前期预研工作”的批示。
5、 2005年8月15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在青岛主持召开了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论证会。中科院海洋所等9个单位15位专家(含院士7人)参加了论证会,以中科院院士刘瑞玉为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为副组长的专家组论证通过了项目前期预研方案,专家组认为胶莱人工海河构想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的思路,开展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建议按程序尽快启动三个重点的前期预研工作。
6、 2005年8月20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文升给王诗成副厅长发函,他认为胶莱人工海河项目是一个大胆的战略性的构想,至于是否合理、利弊如何,交给社会、经济、海洋、地质、环保、水利方方面面的专家进行论证,经分析论证、权衡利弊定会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他从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方面提出几点建议,选线应以原河道拓宽为宜。要特别研究解决海水内侵和河道淤积问题。
7、 2005年8月25日,刘瑞玉、丁德文、文圣常、赵法箴四位院士和相建海、王志远、孙书贤三位国内知名专家向韩寓群省长并省政府呈送了“关于开展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
8、 2005年9月28日,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在省政府高台办公室接见了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组长、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同志,韩省长在听取胶莱人工海河专家论证研讨会情况的简要汇报后,就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了解。
9、 2005年9月28日,韩省长在刘瑞玉等院士、专家提交的《关于开展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上作了“廷生、延明同志:此乃大事,建议请延明同志先听一次汇报(省政府综合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再作深议”的批示。
10、2005年12月13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与海平面专业委名誉主任、从事潮汐、海平面教学研究长达50多年的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资深教授陈宗镛先生致信王诗成副厅长,支持开通胶莱运河,表示愿从海洋物理学、潮汐、海平面等予以定量论证。以促成这一利国、利民的“伟业”早日动工,早日建成。随信附:“胶莱运河”项目的水动力条件可行性分析(潮汐、环流)。
11、 2006年1月11日,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久祜等29位政协委员联名向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胶莱人工海河项目预研”的第0904003号提案。此提案列为省政协三号重点提案.
12、在山东省委张高丽书记的支持下 丁文方等的五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胶莱人工海河项目预研”第4429号提案。
13、 2006年5月29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交了关于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42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14、 2006年6月20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交了关于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42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15、 2006年7月,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27家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在青岛自发组成首届《胶莱人工海河论坛》筹委会,推举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任主任委员。
16、 2006年8月21日,由贾万志副省长签发的省政府鲁政提字[2006]11号文对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42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建议国务院责成国家发改委牵头,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海洋局共同组织前期预研。
17、 2006年8月,胶莱人工海河论坛筹委会组织专家到烟台市、胶州市、莱州市听取对修建胶莱人工海河的意见和建议,到胶莱河沿岸进行了实地踏勘调研。
18、 2006年9月16日在济南市召开了“胶莱人工海河论坛”预备会。出席会议的有王诗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高永亮(山东省乡镇企业局原局长)、王林(香港运通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斌(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经济技术分会会长)、赵炳来(中国海洋学会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分会秘书长)、董罗海(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经济技术分会秘书长)、何富荣(胜利油田原副局长、东营桩建水力插板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啸(山东省政协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对论坛组委会组成人员、论坛与会人员、时间、地点、媒体、交流论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商定10月12日在青岛召开首届论坛会。
19、 2006年10月12日—13日,首届“胶莱人工海河论坛”在青岛地矿宾馆开幕,山东省政协主席王久祜出席会议并讲话,丁德文主任委员致辞,王诗成副厅作了“建设现代化美丽健康充满生命活力的海河,改善生态环境繁荣海河经济造福子孙后代”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张福绥、赵发箴,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文圣常、郑守仪六位院士在内的116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有16位专家在会议上发言。大会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尽快开展胶莱人工海河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书》。
20、 2006年10月22日,齐鲁电视台“齐鲁开讲”,现场直播《该不该修建胶莱人工海河》,参加的嘉宾:胶莱人工海河倡导者王诗成,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经济技术分会会长孙斌,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寅生、济南市地理学会秘书长程菊,四位嘉宾分别代表正反方参加讨论,场内场外结合,气氛热烈,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
21、 2006年10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向韩寓群省长呈送了《致韩寓群省长的一封信》。
22、 2006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文圣常、郑守仪、秦蕴珊、胡敦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侯保荣、丁德文、唐启升等九位两院院士向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呈送了“关于加快推进胶莱人工海河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
23、 2007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文圣常、郑守议、秦蕴珊、胡敦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侯宝荣、丁德文、唐启升等九位两院院士向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呈送了“关于加快推进胶莱人工海河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
24、2007年3月27日,国家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组长夏青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在青岛主持召开胶莱海河项目纳入渤海环境保护规划专题座谈会,丁德文院士、王诗成研究员、马德毅所长等20多位学者专家参加,在这次座谈会上专家一致意见同意将胶莱人工海河的水动力研究纳入规划中的科技支撑部分,这一突破性进展为该项目的全面启动打下良好基础。
25、 2007年5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栏把胶莱人工海河作为21世纪的中国重大梦想工程大工程向全国推出。
26、 2007年5月26日,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在《渤海环保总体规划专题座谈会纪实》上批示“请省发改委、海洋与渔业厅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及专家,对胶莱人工海河的前期预研工作给以重视支持。”
27、 2007年6年5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侯英民厅长在“贾万志副省长在《渤海环保总体规划专题座谈会纪实》上批示”的批示“我厅积极支持开展此项目的研究,请计财处与发改委进行沟通”。
28、2007年7月11日,山东省发改委在“关于省政府领导1351号批办件的办理意见”(鲁发改督查[2007]37号)中明确表示,国家发改委同意将“莱州湾水体交换率的定量评估,人力活动对莱州湾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评估”纳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中的科技支撑部分先期研究。下一步,省发改委将积极配合国家及省直有关部门做好包括人工胶莱运河水动力研究在内的莱州湾污染机理与水动力学研究,以及人工胶莱运河工程流路选线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估等前期预研工作。”
29、2007年9月,山东教育出版出版发行《世纪宏图—胶莱人工海河》丛书。同年11月21日,中国海洋学会、山东出版集团在山东大厦召开丛书首发式,李明先、王道玉、林廷生、王久祜等省领导、丁德文、文圣常院士、王诗成副厅长等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30、2008年2月28日,山东社会科学院呈阅件(4)专呈李建国书记、姜大明省长:关于将“胶莱人工海河”工程推荐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备选项目的有关论证及建议,
31、2008年11月11日,贾万志副省长在参加省海洋与渔业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再次提出“加强胶莱人工海河工程项目等重大海洋问题的研究论证,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出建议。”
32、2009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会同环境保护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的国家战略行动计划《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该规划将“莱州湾水体交换率的定量评估,人力活动对莱州湾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评估”纳入其科技支撑部分先期研究。
33、2010年5月7日,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富华大酒店召开“胶莱人工海河课题研究座谈会”。省人大原副主任陈延明、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王诗成研究员,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贵斌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曙光研究员应邀出席座谈会并作专题发言。潍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有关部门和有关县负责人共三十多人参加座谈会。市委张新起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提出潍坊市要关注胶莱人工海河研究,参与胶莱人工海河课题研究,推进胶莱人工海河研究。市政府许立全市长主持了座谈会。这是胶莱人工海河项目提出以来第一个政府决策层召开的座谈会,标志着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项目预研工作将进入快车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