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之子采访录--知名海洋学者王诗成访谈录

来源:启  明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4:11 
编者按:
1996年2月16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刊载了报告文学《情系沧海》,一时间海洋学者王诗成和他的新著《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在全国尤其是海洋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海洋科学界的泰斗曾呈奎、文圣常等老先生纷纷为之题词、作序,并撰文向全国读者推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欣然为之题写书名。仅上过两年初中、当过多年临时工、出过海、割过鱼的王诗成是怎样成长为一个政绩卓著的政府官员?一个政务缠身的官员,为什么能够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海洋学者?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王诗成。
记者 30年前,当您作为一个割鱼临时工,在海岛上日日从事重复简单而繁重的劳作时,听说您在床头写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段古语来鼓励自己。那么,您的"大任"是指什么呢?
王诗成 我生在海岛,长在海岛,对大海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少年时代的我曾立志当一名造船工程师,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船,去征服海洋。"文革"虽然使我的理想破灭了,但我立志为大海做点事情的志向没有变,可以说,我当时的"大任"就是自学成才为大海干一番事业。
记者 是什么力量使您从一个临时工成长为一个具有卓著政绩的领导干部和国内外知名的海洋学者的?
王诗成 我是一个官员,政绩说不上卓著,作为一个海洋学者也是个业余的,还称不上国内外知名。如果说我在上述两个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首先是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同行的信任;其次是从小被大海熏陶出来的吃苦精神和我为大海做点事的执著追求。
记者 随渔船出海的5年生活对您有什么影响?是否可以说这5年奠定了您日后成长的基础?
王诗成 可以说这5年的出海生活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在那艰苦的5年里,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开阔了视野和胸怀,是大海教会我如何吃苦、如何拼搏,我的性格特点就是在那段时间形成的。同时,这5年的海上生活又使我深深理解了人生的价值。
记者 您从事的渔政管理工作政策性强、矛盾多、利益直接,您领导山东渔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基层和渔民的广泛赞誉,能谈谈您的感想吗?
王诗成 山东渔政十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多次受到农业部和各级政府的表彰,但仍需努力。我的志向是:创一流的业绩,为广大渔民服务。要创一流的业绩,就要有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标准和要求。我的想法是,让山东渔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渔民服务。我是渔民之子,深深地了解渔民的艰辛,能为他们做些事情,得到他们的肯定是我最大的欣慰,也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记者 您作为一个官员,政务缠身,繁忙有加,却仍然坚持理论研究,发表了60多篇文章,出版了5本书,20多篇文章获奖。那么,您什么时间著书立说呢?您为什么要下大力气搞业余理论研究呢?
王诗成 的确,我的工作任务很重。我从事的渔政工作矛盾多,政策性强,利益直接,工作环境也异常艰苦,全省有几千名渔政执法人员,要管理数万艘机动渔船和17万平方千米的渔场,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我每天工作时间一般都在十一二个小时左右。要写文章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有时为了不打断思路,经常是写到凌晨。理论之于实践,如灯塔之于航船。凡有建树的官员都会注重理论研究。
记者 听说您被同行誉为"工作狂"、"拼命三郎",你这样没黑没夜地拼着干,身体吃得消吗?
王诗成 我也知道身体很重要,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促使我不能不干。有时候确实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长期超负荷运转,偶尔也会出些问题。1994年我曾带着熬好的中药汤剂出发,连续达半年之久,有一次因天热使中药变质而引起过中毒。不过,我的生活
很有规律,坏毛病不多,身体状况还是不错的。
记者 山东渔政管理理论方面的建树博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赞誉。而使您更加享誉海内外的是您的新著《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能谈谈这本书在您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中的位置吗?
王诗成 这本书标志着我探讨领域的拓宽。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集我以前理论研讨之大成,是最近两年我在海洋经济理论领域思索的总结。
记者 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提出建设海上中国之构想的?能谈谈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吗?
王诗成 海洋作为人类生命的摇篮,又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海洋开发是富民强国和解决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难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沿海纷纷提出建设"海上山东"、"海上辽宁"、"海上广东"战略,但总体看,我国民众海洋意识还很薄弱,海洋开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借以唤起民族海洋意识,引起国家对海洋开发的重视,使我国的海洋经济飞速发展,使我国由一个海洋大国早日跻身海洋强国之列,以迎接海洋世纪的挑战。这些就是我提出建设海上中国之构想的起因。关于建设海上中国构想的意义,我在书中有详尽论述。对此诸多海洋专家、学者也发表过署名文章进行评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是个奇迹。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来讲,形势仍非常严峻。而建设海上中国,加速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缓解上述矛盾,使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这是最重要的意义。至于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实践将做出评价。
记者 您能谈谈"海上中国"的涵义吗?
王诗成 "海上中国"是相对于"陆上中国"而言的。海上中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我所指的海上中国是指中国的海岸带、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属于中国份额的部分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本书主要是从狭义上论述的,是指以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海洋经济,这是"海上中国"的核心。
我在构想中提出,用35年的时间发展我国海洋经济,使我们在拥有一个960万平方千米的"陆上中国"的同时,拥有一个在约有300万平方千米面积上耸立起来的"海上中国"。届时,占我国国土面积1/4的海洋国土,经过开发,海洋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海洋承载全国人口的1/4,我国将由一个海洋大国跨入世界海洋经济强国之列。
记者 虽然是个构想,但其宏伟的气魄、高远的视角,真有令人振聋发聩之感。但愿构想成真。您以后还会在实践与理论两块土壤上同时辛勤耕耘吗?
王诗成 我想,只要利国利民,我便会在海洋工作和海洋理论的领域继续拼搏。
记者 祝您取得更大成绩。
王诗成 谢谢。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