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合作迎来新机遇 各方呼吁尽快签署ECFA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0:16:0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记者从27日-29日在南京召开的2010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获悉,后经济危机时代,两岸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在未来城市发展所着力倡导的低碳经济领域,两岸合作更是大有可为。

与会的600多位来自两岸政界、企业界人士均表示,大陆与台湾方面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尽快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岸经济新一轮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

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海峡两岸不断出台政策,支持两岸贸易稳步发展,从而使得两岸经济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并进一步深入发展。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储平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台资企业到大陆来安家落户,由最初以来加工、贴牌生产为主,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机械、生物和先进的制造业以及信息、商务、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提升了大陆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危机的冲击下,大陆经济增长放缓,台湾岛内经济出现衰退。为共同应对危机,大陆及时推出加大对台采购、鼓励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内销市场、扩大居民赴台旅游、推动两岸产业合作等一系列举措。

正是在双方不断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即使在危机严重冲击下的2009年,两岸贸易额依然超过千亿美元。大陆已是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地,而且随着商品结构的日益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两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两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日趋优化。截至2009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逾8万个,实际利用台资490多亿美元。特别是,台湾在部分领域开放陆资入岛,促进了两岸双向投资结构优化;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和监管合作备忘录,为两岸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创造了条件。

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表示,目前两岸经济进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期,两岸往来频繁,经济合作密切,文化交流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亲情感情之交流,都是前所未有的。当前两岸经济不同程度的走向复苏,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交流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区域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是两岸企业的迫切要求。

——后危机时代两岸新一轮经济合作蓄势待发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贸易、金融和生产全球化趋势在进一步发展。据世贸组织统计,到2010年全球范围内已有400多个区域性经济合作协议,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方兴未艾。大陆现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09年超过了50%,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峰会上表示,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刻变革,孕育着新一轮科学的进步与经济的飞跃,各国竞相投入新兴产业的激烈竞争,就两岸而言,大陆方面已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和开发内需市场,从而使大陆经济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台湾经济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进入发展轨道,这是新的时期对两岸经济来说既蕴含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形势下,两岸在大陆的新的经济合作蓄势待发,尤其是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兴产业中大有可为。

大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两岸合作带来新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李向阳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未来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这种转变将会为两岸经济提供更大的需求空间。首先,大陆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将有效的缓解亚洲乃至全球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为台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市场空间;而以减排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将为两岸技术和投资合作拓展空间,提高双方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此外,优先发展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是应对减排压力的举措,也将扩大台资在大陆的投资领域。

台湾工商促进会理事长黄茂雄则表示,目前大陆和台湾经济复苏强劲,正是两岸经济界合作的最佳契机。大陆与台湾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两岸在经济领域开展合作的最大动力。台湾优势体现在其研发环境是全球第一,在世界科技一百强中,亚洲有42家,其中台湾就有18家,台湾在国际产品供应链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在和产业上下游的整合方面也很有经验。

黄茂雄说,两岸产业合作未来应朝多方面发展,台商的投资应该从制造业扩散到服务业去。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空间会更加放大,大陆和台湾双方的政策开放都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展望未来两地的合作,将更多地从制造业扩散到服务业,诸如物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尽快签署实施ECFA

采访中,来自两岸一些企业家表示,两岸经贸关系还远远没有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如大陆企业入台目前障碍仍然很多,包括政策、岛内复杂政治环境、较高商业成本、岛内利益集团反对等方面,特别是在政策方面。大陆资本入台过度严格,大大降低投资可能性,农业、高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未开放。此外,两岸金融合作仍存在不少限制,应放宽准入政策,加快互设金融机构步伐。

在两岸新一轮经济合作蓄势待发的大背景下,两岸政界、企业界人士在峰会上呼吁尽快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而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表示,两岸共同努力,尽快签订ECFA,对台湾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经济快速整合是当前亚洲经济的最主要现象。目前,台湾产品面临着国际上的强大竞争,如何在亚洲经济全面整合的趋势下,找到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对台湾来说是当务之急。几年来,两岸两会已先后四次举行了“江陈会”,为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两岸在旅游、航空、司法互助、共同打击犯罪、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作,今后更要“扩而大之”,在社会、文教、民生等方面开展合作。

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东元集团会长黄茂雄认为,签署ECFA将开创两岸互利共赢新局面,如能顺利签署,两岸高层交流融合也将更为密切。

台湾“经济研究院”受托对ECFA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签署ECFA后,台湾GDP将提高1.65%至1.72% ,总出口量上升4.87%至4.99%,总进口量上升6.95%至7.07%,社会福利增加77.1亿美元至77.7亿美元,就业也能增加25.7万人到26.3万人。

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早日签署实施ECFA,是后危机时期两岸交流合作的大势所趋,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持续升温,贸易额和贸易依存度快速增长。台湾地区已成为大陆第六大全球贸易伙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日趋活跃,70%的台湾对外投资企业在大陆均有投资项目。随着两岸各方面往来的深入推进,两岸间金融合作的步伐也在提速。这有助于两岸经济持续发展,更可促进两岸在各方面往来的通畅。目前,交通银行正在积极准备,争取成为大陆首批在台设立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之一,以更加全面地为两岸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服务。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2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两岸商签ECFA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