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取样后,队员们坐在船头享受阳光
我们关注浙江的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气候等环境的状况和变化,我们只是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微小生灵,却对自然施加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自身的生活品质与发展走向。
污染海域面积上升10%
快报记者顶七级风浪亲历海洋体检之旅
昨天,一年一度的浙江海洋体检报告出炉:2009年,在浙江近岸海域中,严重污染的面积达1.197万平方公里,清洁海域1580平方公里、较清洁海域5130平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超过了清洁海域。另外,还有6420平方公里和5800平方公里海域分别处于轻度和中度污染状态,海水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占到全省近岸海域的57%,比2008年升了10个百分点。
不过,大家也别太担心, 全省各滨海旅游区和海水浴场健康状况都还不错。赤潮发生频次和面积比前年少了,没对海洋生物造成明显威胁。
浙江有300多位专职“医生”给海洋做体检
快报记者坐上渡船 跟着其中6位出发了
见习记者 王中亮 摄影 贾代腾飞
浙江近海海域有26万平方公里,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海岸线和近一半的岛屿。
每年,浙江都要派出300多个科技人员为大海做体检。
他们出诊300多次,从中得出11万个参数,用以判定海洋的健康状况。
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还设置了790个监测站,常年监控海洋。
4月23日,跟随舟山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6个工作人员,我和摄影记者踏上了一次海洋体检之旅。
体检名称:朱家尖岛东部海域赤潮监控
体检路线:由朱家尖岛往东,穿越白沙岛,再往东,驶出27海里返航。
体检项目:海水中的营养盐、酸碱度(pH值)、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浮游生物、溶解氧。
体检耗时:3小时
买专业监测船要上千万
每次出海要租船
36个人监控着2.0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舟山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柳涛笑言,“我们管得宽”。他们既要监测海洋环境,还要发布海洋天气预报。
这个中心是2003年成立的,新办公楼还要3年才建好,目前租在舟山市政府附近一栋写字楼里。买一条专业监测船要上千万元,还得养船员,为了节省开支,每次出海监测不是租渔船,就是租渡船。
出海前夜,中心监测室主任胡益峰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这次租到了一条渡船,比渔船干净,没异味,还有桌椅……我心想,不就3个小时嘛,条件差点也无所谓。后来,我才明白:幸亏是条渡船。
朱家尖海域阵风七级
差点出不了海
4月23日,朱家尖东部海域阵风七级。
“风浪再大一些,我们就不能出海了。”胡益峰说。
上午8点,50岁的资深监测员江河、5个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人,穿着清一色的橘黄色制服,带着瓶瓶罐罐来到朱家尖岛东端的白沙码头。码头风不小,衣服吹得鼓了起来。
出发了!站在甲板上,我好奇地问队员们:这瓶子做什么用的,为啥要测这个……
船驶过白沙岛,这是一个面积2平方公里、拥有2000居民的小岛。再往前开,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东海,我慢慢感觉有些不对劲:眼睛被风吹得睁不开,脚下也站不稳,刚吃的早餐开始往上涌。我缩回船舱,坐了下来。
半小时后,我瘫在沙发上,摄影记者躺在驾驶舱外的地板上。
如果坐渔船出海
我们可能会在船舱昏睡过去
和我们一起出海的6个队员是监测中心最能抗风浪的,但24岁的刘建国做完一次海水取样后,也在沙发上躺下了,“其他海域还好,朱家尖的风浪最厉害。”他老家在远离大海的山东菏泽,去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现在的工作是监测海底和潮间带的生物。
任务在肩,吐过之后,刘建国再次冲向甲板,回来后再吐,再去……他们说,几乎每个出海的队员都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我晕乎乎的,听见有人冲我说,“如果是渔船,柴油味夹着鱼腥味,你们可能会在船舱里昏睡过去”。
2009年浙江省重点海水浴场综合环境质量等级
记者跟随监测人员出海的路线制图 王家晔
浴场名称 水质 健康指数 适宜、较适宜游泳时间(%)不适宜游泳的主要因素
舟山朱家尖南沙优97 93 风浪偏大
温州南麂大沙岙优95 70 风浪偏大或中等以上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