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4月22日是第41个 “世界地球日”。结合今年世界地球日 “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主题,为了使公众更深入地了解节约利用土地、矿产资源的方式途径,以减少碳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土资源部将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确定为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南极冰川在溶化;大片森林在消失;云贵高原干旱严重;世界各地地震频发;越来越多的动植物正在消失,成为我们的记忆……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也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地球资源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刻不容缓。
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覆盖,这片“蓝色土地”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向海洋要财富,变海洋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然而,我们在对海洋索取的同时,又多大程度上认识了海洋、关照过海洋的和谐发展呢?
海洋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直逼极限
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将近60%被地球上的海洋和植物吸收,这使得地球的气候变化在许多世纪以来被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但是,在南非国际海洋月上发布的报告却指出:由于极度缺乏维护和保护,这些自然碳汇的消失速度已越来越快。随着污染加重,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对碳排放的影响正在减弱,海洋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直逼极限。
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而其中又以陆源污染最为严重。据统计,约80%的海洋污染是由陆源污染造成的,陆上污染通过水流源源不断地将污水、污物排入海洋,使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每年海洋中都有数百种类以上的生物面临着灭亡危机,海洋的自净作用也在被磨灭。2004年的世界地球日曾以“海洋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海洋资源环境现状的担忧。而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低碳”既是一种风尚、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时下有种流行名词叫做“低碳”,低碳穿着、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它不仅是个新概念,而且提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包括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起彼伏的警诫和反思中,经济由 “高碳”走向 “低碳”别无选择。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关键。
低碳经济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场 “能源革命”。低碳经济的本质是环境与经济的融合,是环境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具体体现。海洋低碳经济要求注重海洋的深度科学开发和保护,注重科技创新积极引领海洋高端产业发展,注重海洋统筹布局,注重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实现海洋资源节约、环境良好、永续发展。
“海洋低碳”已成为我国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能源生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是以煤、石油为主的高碳结构,能源消耗严重,效率低下,能源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海浪、潮汐、洋流、海风、海水温度差和盐度差等,只要得到充分开发,就可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在海洋资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及环境优势,海域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滩涂面积广大,拥有超过20000种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储量也极其丰富。
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倡导 “海洋低碳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大力发展海洋低碳经济,加速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而且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 “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我国以海洋风能、海洋潮汐能等海洋新能源利用为主的海洋资源储量丰富,近海海域风能资源预计达7.5亿千瓦,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海洋能源理论储量也十分可观。去年12月,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首批3台风机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了海上风电时代。这之后,各地纷纷投入海上风电项目。我国目前正在试验潮汐发电,已有3座潮汐能电站在运行。据统计,2009年我国海洋发电全年实现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随着我国海洋低碳能源项目的不断涌现,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海洋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海洋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我国海洋经济正逐步从粗放型开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海洋领域大踏步推进 “低碳革命”已取得了初步的丰硕成果。国家重点开发海洋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着力培育深海产业,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换代,并且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深度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以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水利用业等为代表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和以滨海旅游休闲业、现代海洋物流业、现代海洋电子通讯业以及涉海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低碳新型经济体系将逐步走向健全。
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全球环境合作的愿望,也是我国政府的战略选择。由“高碳”向 “低碳”转变,在低碳经济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因此,在海洋领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海洋新兴产业群发展,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