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开发潮汐能已为时不远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23:1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海潮汐能资源丰富

潮汐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使海洋水位发生潮汐变化而产生的能量。专家估计,全球海洋中所蕴藏的潮汐能约有27亿千瓦,可供开发的约占2%,即约5400万千瓦。

我国是潮汐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为做好潮汐电站的建设工作,我国曾多次开展大规模资源普查工作。据有关方面对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200千瓦以上的424处港湾坝址进行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潮汐能蕴藏量为1.1亿千瓦。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和上海市沿海,其潮汐能资源占全国的90%以来。在近年来开展的 908专项”调查工作中,我国对潮汐能资源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普查和应用前景评价工作,其结果表明,我国有多处可以建设中型电站的优良站址。

目前世界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利用潮水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与常规的水力发电的差别在于海水的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因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

开发利用技术成熟

潮汐能是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中最为成熟的,而且具有电站长期运行、管理和维护的经验。在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间,我国曾成功地建设了多座潮汐能电站,到2008年为止仍有3座潮汐电站在运行。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大电网的铺设延伸、企业盈利小等原因,大部分小型潮汐电站已经停止运行。但于19734月正式动工兴建、现排名世界第三的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装机容量为3900千瓦)至今仍在运行。该潮汐电站自研建以来,经历若干次重大技术改造,至今运行良好,且没有出现较大的环境问题。2009年,其发电量创下历史新高,为电网提供了大量电能。为进一步开发潮汐能,20095月,浙江省三门县政府与龙源集团签署了 《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潮汐电站开发建设投资协议书》,至此,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建设项目拉开了序幕。健跳港潮汐能电站规划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静态总投资达6.8亿元,建成后年发电小时数有望达到2550小时,年发电量约为5100万千瓦时。

目前我国的潮汐能开发利用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我国东方电机厂和哈尔滨电机厂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挺进韩国大型潮汐电站设备市场;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公司也具有极强的实力,该公司为韩国始华潮汐电站承制的大型水轮机发电机组,单机功率达到2.6万千瓦,堪称世界第一。

应用前景广阔

电力供应不足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在东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潮汐能发电具有可再生性、清洁性、可预报性等优点。我国经过多年来对潮汐电站建设的研究和试点,不仅在技术上日趋成熟,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在 《国家 “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2008~2015年)》关于海洋可再生能源部分中,均明确提到了研建“万千瓦级”潮汐能电站的目标。丰富的资源、成熟的技术,加上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可以预见我国潮汐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蓄势待发、为时不远了。

建议有关部门近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大对潮汐能开发利用的政府扶持力度,扶持重点应放在在潮汐能电站建设前期的选址调查与设计论证阶段。应由政府投入引导资金,降低企业参与潮汐能开发利用项目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潮汐能开发利用领域。

第二,制定出台电价补贴、潮汐能电力强制收购等优惠扶持政策,在电力市场为潮汐能电力创造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三,加强潮汐能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工作,为潮汐能电站合理选址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持,将潮汐电站的环境影响问题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保证电站建成后能够长期正常运行。

第四,做好海域使用规划,协调各项涉海工作的用海需求,加强对潮汐能资源和优良站址的保护,降低港口建设、围填海等用海活动对潮汐能开发利用工作的影响。

相关链接:潮汐能电站简介

潮汐电站一般由6个基本部分组成:纳潮水库;闸门和泄水道建筑;发电机组和厂房;输电、交通和控制设施;航道、鱼类通道等。潮汐发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低水头、大流量、变工况水轮机组设计制造;电站的运行控制;电站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对电站的影响,特别是泥沙冲淤问题;电站的系统优化,协调发电量、间断发电以及设备造价和可靠性等之间的关系;电站设备在海水中的防腐等。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