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呼之欲出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按照山东省蓝色经济规划,今后董家口港区将集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精密仪器、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港区及临港产业区各项基础设施进展顺利,项目引进与储备扎实有效,建设预计3~5年内,港区投资规模将达到120亿元人民币,形成4000万吨吞吐能力,港口总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可拉动地方经济GDP60亿元产值。
10个亿元大项目入驻
董家口港区三面环海,近海水深平均
据了解,在成功引进总投资4亿元的中国盐业港口物流中心项目后,又在7月份举行的鲁港经贸洽谈会上一次性签约了总投资12亿美元的南方矿业大型散杂码头、总投资13亿美元的香港现代货箱国际深水集装箱码头、投资3000万美元的荣丰集团铁矿石物流、投资2000万美元的香港能源矿产联合会会所等4个港口物流大项目。
另外,万邦资源码头、比利时埃克斯玛集团LPG接收站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正在进行深入接触洽谈。截至目前,港区已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10个,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为董家口港区长远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建海洋高新产业集聚区
今年4月以来,省里提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全新战略构想。在这一蔚为壮观的蓝图中,青岛将着力打造全国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据悉,在我省近期出台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草案中,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被定位为九大蓝色经济核心区之一。董家口港区在青岛蓝色经济区的征程中,肩负的责任和所处的地位不言而喻。
沿着这一绚烂可期的规划图景,今后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精密仪器、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将在董家口港区得以集聚发展。
与此相配套,港区在打造临港产业区、港城联动方面将大力发展港口经营、船舶服务、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服务高端产业,着力引进和培植物流业经济,形成港口配套服务产业链。
此外,董家口港区还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干散货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届时将发挥其在全国能源及原材料资源市场的强大配置功能,推动山东在全国能源交易市场形成主导优势,对半岛城市群及全省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5年内港区投资达300亿元
预计3~5年内,港区投资规模将达到120亿元人民币,形成4000万吨吞吐能力,港口总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拉动地方经济GDP60亿元产值,创造20万余个工作岗位。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港口为龙头、临港产业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港口服务业为保障、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新港城,基本完成青岛港“一湾两翼”的南翼港口布局调整,进一步增强对半岛区域乃至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成为我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柱之一。
面对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宏阔的战略机遇,董家口港区已经发动引擎,踩下了加速前行的“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