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积极履行海洋预警职责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32:3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1~2月,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冰清。227日下午,南美洲智利中部近岸发生8.8级地震,引发越洋海啸。在这两次突发灾害应对过程中,国家海洋局坚持从保民生、保经济、保稳定,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高度出发,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得力,响应迅速,周密部署,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较好履行了国务院赋予的海洋预警职责,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受到国务院应急办、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肯定。

组织领导得力 工作有序高效

国家海洋局党组高度重视海冰灾害防御工作。为确保海冰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国家海洋局先后下达8份文件通知,对相关单位的海冰灾害防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海冰灾害损失。孙志辉局长多次听取海冰工作汇报,对做好海冰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王宏副局长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研究部署做好海冰灾害应急工作。112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国家海洋局迅速成立了由机关有关部门、环渤海三省一市海洋管理部门和局属相关单位领导组成的 “海冰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调动海洋系统各方力量开展了海冰灾害防御工作。沿海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和局属相关单位成立了海冰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本次海冰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227下午,智利地震发生后,国家海洋局领导高度重视,王宏副局长亲自指挥,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工作,在迅速向国务院上报海啸对我国沿海无影响的信息同时,密切监视海啸发展动态,连夜计算分析海啸对太平洋其他周边各国的影响时间和影响强度,于28日凌晨4时将有关预报结论上报国务院应急办,为国务院领导决策组织我驻外使馆和华人华侨撤离提供了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在整个海啸影响期间,国家海洋局共向国务院应急办报送6份值班信息,对外发布4期海啸消息,较好地满足了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强化监视观测 多手段预测灾情

在年初海冰灾害发生后,国家海洋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利用卫星、雷达、飞机、船舶、海洋站、应急观测车等手段开展了高密度、大范围的立体海冰观测工作。其涉及方面之广、获取信息之多,都创下了建局以来的历史记录。

在智利地震海啸预警中,预测如此大规模的越洋海啸在我国尚属首次,技术难度较大。相关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应用先进的海啸预警模式,开展大量模拟运算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了准确的预报结论,与实际观测结果高度吻合。

信息宣传到位 社会影响力大

为有效减轻海冰灾害损失,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预报机构密切跟踪海冰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加强分析会商,及时对未来5天的海冰发展动态做出准确判断,并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和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途径,向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涉海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公众滚动发布海冰灾害实况和预警信息。在及时发布海冰预警信息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还主动加强了与相关涉海部门的工作联系,为他们的海冰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精细化的预报服务和科学指导。

智利地震海啸发生后,引起国内各方的高度关注。为及时解除各方疑虑,国家海洋局在向国务院相关部门报送值班信息的同时,迅速与国内各大媒体取得联系,第一时间为大家释疑解惑,有效稳定了人心,并通过与媒体的密切合作,将智利地震海啸的最新情况及时传递给社会公众,稳定社会情绪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海洋局还抓住智利地震海啸这一新闻宣传的有利时机,对外大力普及海啸知识,介绍海洋局在海啸预警方面所做的工作,有效提高了公众的海啸防范意识,扩大了海啸预警工作的影响力。

据了解,通过认真总结,国家海洋局将对两次重大海洋灾害应急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推广,并在保证做好本国海啸预警工作的前提下,尝试将海啸预警工作视野拓展到全球。国家海洋局还将进一步加大海洋应急工作经费的投入,加强部门间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合作,强化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更好的状态做好各项海洋灾害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灾害损失。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