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应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发挥砥柱作用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业的支持。由是,“碳金融”、“赤道银行”、“绿色信贷”等,银行业正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支持低碳经济的有益尝试。
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服务国家建设、担当社会责任、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尤其2009 年,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役”中,国有商业银行更是一马当先,围绕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部署,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应有贡献。据统计,2009年全国银行业人民币贷款新增9.59 万亿元,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占48% 。
国有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大有可为。首先,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措施,无不显示出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践行者”和“传导者”,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充当重点角色,对能否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及成长,将产生巨大的“绿色信贷”需求,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方面的雄厚实力,必将使其成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力。
第三,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升,碳排放权已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由此催生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对银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出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管理经验、人才建设、机构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渐凸出。
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已切入低碳经济脉搏。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凭借贸易金融、国际业务、多元化经营平台及产品创新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优势,正日益发展成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中国银行的许多做法已切入低碳经济脉搏:
推行“绿色信贷”。在授信审批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授信控制,对“两高”企业实行名单式管理。推出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重点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的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
开拓了多元化金融服务领域。充分利用多业并举平台,建立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为环保企业提供海内外公开发行上市、债券发行、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咨询研究等投资银行服务;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为环保企业提供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为环保项目提供财险、寿险和境外项目保险等保险服务;通过产业投资基金集合全社会金融资源进行股权投资;为环保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提供包括个人理财、个人按揭、金融培训等个人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的这些“绿色举措”紧贴低碳经济主题,可谓已抓住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先机。以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为例,2009年紧密围绕山东省“保增长,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部署,加大对经济社会保增长的资金支持,全年本外币贷款新增 1094.09亿元,同比多增908.99亿元,增幅列全省银行业之首。投放过程中,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充分把握低碳经济的脉搏,以支持全省“转方式、调结构”为己任,新增信贷主要投向绿色经济和低碳项目,在齐鲁大地打响“绿色”、“低碳”信贷牌。
一是凭借独有的贸易金融优势,推动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2009年,该行共叙作国际结算业务量 498亿美元,年末市场份额达到 36.34% ,较年初提升1.75个百分点。通过产品推介会、加大业务指导等形式,做大本外币融资规模。 2009年全年,该行新增本外币贸易融资 172.3 亿元,实现了为省内进出口企业的“造氧”、“输血”。
二是发挥国际化银行的专业优势,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如为山东电建、兖州煤业、烟台万华等山东省“走出去”大项目,通过提供高额出口买方信贷、牵头组织海内外银团贷款、开立各类保函等措施,满足企业外汇资金及全球经济资讯方面的需求,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动力。
三是设立中小企业部。采取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信贷工厂”流水线作业模式,向中小企业投放近50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了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省级国有银行在低碳经济建设中更具优势。实践证明,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国有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突出的业务优势和强烈的社会责任,都注定使其成为低碳经济建设的砥柱。
2010 年,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山东经济发展必将加快复苏并走向新一轮的繁荣。这是银行业的机遇,更是国有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支持低碳经济的契机。为此,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已进行专门安排,将认真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调结构与扩规模并重,为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高质效的金融服务和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是继续支持山东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尤其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资金需求。以山东省“一区三带”发展格局为导入点,倾力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日照精品钢铁基地、省会建设等重点区域建设,继续加大对交通、能源、资源、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公用事业等重点行业的支持,继续做好“山东省 240个重点建设项目”、“山东省255个扩大内需急需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投放。
二是加速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所有二级分行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推广“信贷工厂”业务模式,实行“合理、简化、 标准、 端对端” 的“ 流水线”作业,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三是继续以中国银行整体优势为保障,为省内“ 走出去”企业提供强力支持。发挥中国银行机构遍及世界各地的网络优势、独家办理使用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开立保函的产品优势,以及国际业务、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业务优势,与海外机构加强联动,为省内“走出去”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是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支持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执行“六个不准、八个加大”的信贷原则,保证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信贷资金需求。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不符合国务院新开工项目8 个条件的客户,坚决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