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圈海启动 我国1亿千瓦风电蛋糕被瓜分

来源:新浪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0:44:1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风电圈海

“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的条件。”

一轮海上风电的大规模跃进,已经箭在弦上。

被一些地方和企业视为跃进的“冲锋号”的是,国家能源局正在加紧推动海上风电的特许权招标。4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将完成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的合同文本,4月底将进行正式招标。

而在此前,地方和企业大规模的“圈海运动”早已开始。

“海上‘圈地’开始于2005年年底,各大央企早就开始积极动手了。”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表示,“现在江苏沿海适合发展海上风电的海域基本已经抢占完了。”

国家的规划略显迟滞。2009年年中,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要求各省上报海上风场规划意见,目前也仅有江苏省完成了规划报告。而在此之前,电力巨头们已经基本圈定了自己的海域“势力”范围。

“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的条件。”中国风能协会会长贺德馨表示,海上风电是风能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缺乏风场规划、资源普查和核心技术的现实条件下,目前国内风电企业出现的大规模圈海和跃进是“盲目和不科学的”。

1亿千瓦风电“蛋糕”

4月初,中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此时,风电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早已摩拳擦掌。

“此次招标将坚持‘三合一原则’。”一位接近特许权招标的人士表示,投标者将是一个由电场投资方、风机制造企业和风场建设安装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价格也不再坚持“最低价”。这一规则的改动,增加了中标的难度,但对于中标者而言,将意味着更大的商机。

国家能源局已于近日向辽宁、河北、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市的自治区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申报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

在这之前的317,国家能源局召开了海上风电招标工作方案讨论会。会议研究将在江苏大丰、射阳、东台和滨海的4块风场进行特许权招标,并将依此形成海上风电的参考电价。江苏省发改委已经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研究院对上述4块风场进行项目研究和前期勘测。

从国家发改委核心人士处获得消息,正在修改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基本完成。按照新的规划,到2020年,风能发电的规模将由2007年初定的3000万千瓦调整到一亿千瓦。

在陆上风电渐趋紧张之下,新增风电的绝大部分将来自海洋。

面对这一巨大蛋糕,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下称中电投)、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下称国电)、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等能源巨头,以及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锐风电)、湘电股份、金风科技等风机制造企业,已经展开了一场资源与话语权的争夺。

最后“攻关”

业内人士普遍预期,特许权招标之后,海上风电将出现“跃进”之势。各大央企对于“海上风场”的抢夺,也随之趋于白热化。

作为全国海上风能最丰富的县级市,江苏省大丰市首当其冲。

35,《大丰市风电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上报江苏省发改委。根据规划,大丰将辖区内的49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划分为14块风电场。

“简直是抢购(海上风场)。”325,大丰市风电产业招商局局长康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一待特许权招标后,海上风场将采取核准制,即项目单位出具可行性报告,由国家或省发改委进行核准。这导致电力巨头们开始加紧圈海的最后“攻关”。

大丰市政府汇总的材料显示,春节后大量电力巨头将目光盯准这块“风水宝地”,其中不乏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下称华电)、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下称中广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电力)、江苏国信集团、德国索拉CCE等行业巨头,而在此之前,中电投、国电龙源公司、大唐集团公司等巨头已经落户大丰。

虽然特许权招标尚未进行,但在投资商的不懈努力下,大丰已有3块风场“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发改委的‘路条’”,投资商分别是中电投、国电龙源和华电集团。其余11块风场则成为各路诸侯疯抢的对象。

“有意向的(投资商)很多,很多(投资商)已经开展前期工作了。”康红表示。

同样的抢购也正在沿海其它地区重复发生。“我现在每天都要接待很多的电力企业,表达(投资)意向和许诺条件的太多了。”326,江苏省东台市发改委原副主任刘洪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刘刚刚退居二线,目前专职负责该市的海上风电业务。

和大丰一样,东台也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根据规划,东台265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被划分为9块风场,其中编号为C1C2的风场将参加特许权招标。

“特许权(招标)之后,国华能源将跟标H2电场,政府已经口头允诺了,另外6个项目也谈得差不多了。”刘洪表示,投资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游说政府”了。

这并非特例。记者在东部沿海多个适宜发展海上风电的城市实地调查时发现,在特许权招标即将“落听”时,各大央企与地方政府的接洽骤然升温。

按照江苏省的规划,到2020年,盐城市的海上风电总规模将达到1300万千瓦。“如果现在签协议,几个1300万千瓦都不够签的。”盐城市发改委投资处副处长仲明说。

2010年可谓是海上风电元年,在海上风场划定之后,圈海热潮是难免的。”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能源与电力系统分析师曹寅认为,特许权招标后的中国海上风电将进入快速实质增长阶段,为了在未来的“海风”竞争中不被淘汰,各大电力集团和其他投资者,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尽可能地抢占风场。

私下协议多于公开

“是一项法律的通过,导致了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风电行业井喷式的爆发。”顾为东表示。他所指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于20052月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电网企业应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顾为东认为,上述条款直接刺激了企业上马风电的热情。

2005年开始,风电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跑马圈风”,各大电力巨头纷纷与地方政府签订巨额海上风电的战略协议。

有媒体披露,国华能源与东台市政府签署了一项开建400万千瓦的特大海上风电项目的协议,协议计划总投资达900亿元。

“五大电力集团的圈海协议都不会少于1000亿元。”一位中国风能协会的专家表示,中国现在的海上风电基本上都是央企所得,“央企最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一上马就是200万千瓦甚至更大的风电场项目。”

“这些都只是意向性协议,最终能否获准建设还是国家发改委说了算。”国电龙源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但他同时坦承,国电龙源和地方政府也签署了大量关于海上风电的框架协议,目前该公司的海上风电基地遍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市。“协议金总额在1000~1500亿元左右。”

而在苏北沿海等海上风电集中的区域,电力巨头们的投资额度也大得惊人。

(大丰市早期的)协议签了七八家,每家都是上百亿元的投资额,总的投资额度超过1000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