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最早诞生于2.5亿年前的古生代末期。它们一出生就要爬向大海,然而30多年后的一天,它们会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返回出生地产卵。
它们的名字叫绿海龟,是目前极度濒危的被保护动物。专家估计,在南中国海,绿海龟数量已不足2000只。然而,在中国绵延1.
没有人知道它们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更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什么偏偏对这片沙滩一往情深?
生存:海上归来
与恐龙同时代的绿海龟,是地球上仅存的七种海龟之一,祖先曾在陆地定居,后来可能因为地球环境的变化才返回海洋。因而保留了陆地栖息动物共有的属性——用肺呼吸。不过绿海龟胸部不能活动,属于吞气式的呼吸方式,每隔2至3个小时便要将头伸出海面来呼吸。
为了适应海洋生活,绿海龟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尾部的肛囊产生了神奇的进化。肛囊是直肠两侧的一对薄囊,在肛囊袋的壁上密布着许多微细血管。当绿海龟在海中栖息时,能有节奏地收缩着肛门周围的肌肉,使海水在肛门、直肠和肛囊间进出,此时微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即可从海水中摄取氧气,从而大大减少了绿海龟把头伸出水面呼吸的次数。每当夜幕降临,绿海龟就躺浮在海面上睡觉,暂时停止肛囊的呼吸作用,改用肺来呼吸。
茫茫海洋,生活着大量的海藻、海带以及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这些都成为绿海龟的囊中之物,遇到海底大型凶猛生物,海龟坚硬的甲能有效阻挡外来攻击,因而绿海龟在海洋中能够自由地遨游。“它们一般三五成群,在一个区域内活动。不过更多的时候,它们也喜欢独来独往,唯有准备做爸爸妈妈的时候,雌雄绿海龟才在一起过夫妻生活。 ”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绿海龟一般都能活一百岁以上,是动物中的长寿老人。与人类十几岁就可以做妈妈不同,绿海龟要到30岁时才能成为母亲,并且三至四年才可以怀孕一次。所以一般来说,绿海龟4年才会登陆一次。然而就是这么难得的一次登陆,等候多时的天敌却早已磨刀霍霍,绿海龟每次上岸都会历经千难万险,稍不小心便送掉性命。
每年六月份到十月份,是台风登陆广东的多发季节,绿海龟也喜欢在此时登陆。而在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八两月是绿海龟登陆最多的时节。天黑后或凌晨时分,绿海龟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爬上沙滩。一开始,它们会东张西望,凭着自己灵敏的嗅觉,寻找空气中天敌散发出的危险气味。如果一切正常,它们会爬上沙滩前去探路,留下一条
最合适的下蛋点一定要远离海水,防止“水浸窝而内涝”。但是又不能缺水,否则绿海龟蛋不能吸收水分而成长。而且沙滩的温度要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次,首次做妈妈的绿海龟把蛋放在离海水较近的地方,结果差点让整窝蛋被海水浸泡咸死,幸亏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整窝拿回进行人工孵化。
繁殖:历尽生关死劫
确定产卵点后,绿海龟先要隐蔽自己,它们用前肢往两边刨沙,挖出一个深
有趣的是,产卵过程中的海龟,处于一种半昏迷状态,无论再发生什么,它们都不会有任何反应。夏忠荣曾趁着这段时间近距离观察绿海龟,发现绿海龟在产卵的过程中,眼角还会流下“幸福的眼泪”。不过研究人员说,绿海龟流泪并非因为喜悦,而是由于刚从海里上岸,要保持体内外盐类密度一致而流泪,防止对眼睛造成伤害。
绿海龟产卵后,会用后肢拨动沙子,将洞口封好填平。接下来,已经筋疲力尽的绿海龟喘着粗气,走到几米外,艰难地举起前肢,在旁边继续挖洞,每挖两下就停下来喘一口气。大约一个小时后,它便挖出了一个与它身体大小一样的沙坑,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爬回大海。研究者说,这是绿海龟为了保护孩子,给天敌制造的一个假象。
正常气候下,大约需要50多天时间,幼龟即可破壳而出。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绿海龟蛋吸收沙滩中的水分不断“增胖”,到48天左右的时候,绿海龟蛋体重从
古老的物种海龟,生男生女取决于“产房”温度。一般而言,“产房”温度超过
生死时刻:魂归大海
天敌也不时惦记着沙滩中的绿海龟蛋,遍布惠州的眼镜蛇、大王蛇、小头蛇就是其一。常常海龟妈妈一走,小头蛇便蹑手蹑脚钻沙而下。它有两颗锋利的门牙,能在海龟蛋上头压出两个口子,然后把蛋黄、蛋清吸食一空。
为了保护海龟蛋,科研人员会把海龟蛋挖出来,或者拿回去孵化,或者在外面套一个细密的保护网。一次,夏忠荣发现一条小头蛇卡在铁丝网的缝隙里,进退不得,最后被晒成蛇干。
8月,小小的绿海龟破壳而出,它们会在沙子里待上一两天。
两天后,一两只小绿海龟开始出来探路,如果没有天敌干扰,大量的小绿海龟便踏上死亡线。而沙蟹也很聪明,它们会很有耐心地放过探路的绿海龟,等到小绿海龟们大规模出动时,才横刀立马站在沙滩上进行杀戮。沙蟹的钳子有拳头大,专门攻击绿海龟的头,一旦夹住,肯定断头,然后,沙蟹再慢慢享受小绿海龟的肉,来不及回归大海的绿海龟便只能魂归大海。
习性:心里有个谜
刚孵出的幼龟呈黑色,只有甲壳、四肢边缘套白色。它们钻出沙土后,立刻争先恐后地爬到大海中生活,在大海中成长大约30年后,到了性成熟期,就再次回到故地去产卵繁殖。奇怪的是,在洄游过程中,它们有着准确的季节性、目的性和固定路线。它们为什么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准确无误地找到故地,至今尚没有准确的解释。
夏忠荣说,目前有三种学说解释这种神奇的现象。一种是“地球磁场说”,认为绿海龟具有一种能够利用地球重力和磁场的能力来辨别方位的导航系统,类似于人类发明的GPS系统。第二种是“嗅觉梯度说”,认为绿海龟在奔向大海的前两日待在沙子里,主要是从小嗅到出生地海水和海流的化学成分和味道,形成“嗅觉梯度”的记忆。而第三种是“经验假设说”,认为小海龟出生之后,会在妈妈的带领下觅食,从而记住了回家的路线,因此当轮到它们做妈妈的时候,自然会利用海浪的方向而移动,能够根据海流、海浪来校正航向。
为了弄清楚绿海龟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谜底,目前国际上流行在海龟背上装卫星发射器的监测方法。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曾在“港口八号”绿海龟身上装了卫星发射器,传送回来的数据显示,“港口八号”离开海龟湾之后一直往南走,最远抵达了菲律宾海域。
去年7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珠海放生了7只绿海龟,8月份传回来的洄游路线更为有趣。这7只分别命名为“和谐”、“和睦”、“和顺”、“和平”、“和气”、“和美”、“和善”的绿海龟,离开珠海之后,“和美”特立独行,独自向西南方向游去,在江门对开海域活动;“和善”游得最远,在靠近台湾高雄一带闲逛;而“和气”紧随其后,在澎湖列岛流连忘返;慢性子的“和顺”则对广东的沿海风光情有独钟,仍在汕尾对开海岸游历;而“和平”、“和睦”、“和谐”则在广东潮州到福建厦门的海域安居。
可惜目前绿海龟背上的卫星发射器的电池只能用半年,研究不能长期进行,揭开谜底仍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