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到处是人的中国也缺劳力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1 00:50:0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美国《洛杉矶时报》328文章,原题:中国到处都是人,却没足够的人手干活 中国怎么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呢?在这个庞大的制造业中心,雇主们正在抢劳力。在劳动力市场的排序中,陈秀兰(音)处在最底层。这个中年女性从农村来,只有1.53高(身高是中国雇主们的共同要求)。然而,当年近60岁的陈去年秋天从四川来到上海,在庞大的世博会建筑工地上找工作时,没人笑话她。陈接过一顶大帽子和一把扫帚,被派去和一群人一起清扫垃圾。 “如果你愿意干活,即使年纪大了也能找到工作”,陈说她每月挣190美元,比上海的最低工资高35%

即使13亿人口的国度也可能耗尽劳动力,这就是迹象。曾经被认为是永不枯竭的资源的中国工人,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突然变得难觅踪迹,工厂老板和房地产开发商们正在争抢。

上海的问题尤其特殊,它处在为51开幕的世博会而赶工的剧痛中。上海世博会协调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这不仅仅是上海一地的问题。整个东部地区都在遭受劳动力短缺之痛。最大的抱怨来自南方广东的雇主,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出口急剧下降,这个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在2008年底裁掉了几百万工人。如今,雇主们提高工资、闯入招聘会、在火车站守候,以期捕捉到农民工。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是自己成功的受害者。经济刺激计划让数百万人为修建公路、机场、铁路和电站而工作,许多工程深入中国内陆。经济学家说,农民工如今能够选择在离家近的西部省份工作。《中国劳动力饥荒:宣传与现实》一书的作者杰弗里?克罗塞尔说:“雇主们抱怨、哀叹。现实是,他们无法雇到一年多前解雇的几百万工人。”经济学家推理说,中国或许到达了他们所称的“刘易斯拐点”———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而得名,他注意到,多数发展中国家最终会耗尽来自乡村的劳动力储备,必须朝更发达的经济转型。

本月早些时候在上海火车站,当放假的农民工本应从乡下返城时,许多人却似乎正朝相反方向走。“如果在家乡能做同样工作,为啥我还待在这里?”56岁的建筑工人辛培毅(音)正在等去河北的火车。他说他在上海每月挣300美元,但在家每天能挣15美元,而且生活得更舒适,“我受不了这里的雨,它让我背疼。”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