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亮点调结构 打造特色促转型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52:2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08 年下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深度影响的严峻形势,青岛开发区坚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应对危机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实施“ 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突出抓好加大民生和基础设施投入、拉动消费、改善发展环境“三项工作重点”保增长,积极培育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低碳和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调结构,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环境优美的首善之区“四大特色区域”促转型,全区经济在新的起点上逆势突破、跨越发展。2009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14.2 亿元,人均 2.7 万美元;工业总产值 2430 亿元,增长20.5% ;入库税金 508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 173 亿元,增长104.8% ,其中辖内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42.1 亿元,增长13.1% ;固定资产投资 305.7亿元,增长20.2% ;实际到账外资 4.1 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 87.2 亿元;外贸进出口55.8 亿美元,其中出口 31.6亿美元。在国家级开发区前五强中,青岛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速位居第一;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保持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五强,被评为首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和“山东最佳投资城市”。

深化“高精尖”战略,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坚持高端化、精细化和尖端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抓大、靠高、引强”和内外资并举的招商工作方针,着力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及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和核心配套项目,重点培育港口、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布局基本完成,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全区累计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7个,投资过亿美元外资大项目19个,过10亿元的内资大项目21个;“十大龙头项目”全部建成,海尔、海信、1000万吨炼油、丽东化工、上汽通用五菱等5 家企业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均过百亿元,引进建设了中国首条液晶模组、填补国内空白的大型船用曲轴及世界先进的船用柴油机、船用电力推进系统、深海钻井平台等具有自主研发技术的核心配套项目;已建成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际亿吨大港,国家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微型车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和船舶产业基地,亚洲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积极培育航空产业、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

深化“双十高”工程,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所谓“双十高”工程,即在3-5年内每年引进建设10家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孵化器,培植壮大 10 家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企业,以高科技推动产业链向两头提升、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已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42 个,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坚持“技术改造、标准战略、品牌效应、知识产权保护” 四管齐下,着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全区被列入“ 863”、“ 973”等国家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累计达到109个,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1000余项;企业主持或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 140 项、完成106 项;拥有中国名牌产品 2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 57个,品牌数量居全国同级行政区前列;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4338 件和 1321 件,被评为“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考核。

深化“重点突破”战略,现代服务业先行发展。紧紧抓住海湾大桥、 海底隧道即将建成、“桥隧时代”即将来临的机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优势、错位发展、重点突破,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二次转型”的强力引擎,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型产业格局。特色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海上嘉年华等一批高端旅游项目和10余家高星级酒店开工建设,以休闲度假、海上运动、生态文化为主的高端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将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北方最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将逐步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服务外包产业突破发展,拓谱学院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启立软件园等项目扎实推进,被认定为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影视之城、创意新区”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典礼、国产影片交易会、国际儿童电影节等主题电影活动永久落户,东方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纷纷入驻,普加民生搜索引擎在同类网站中全球领先,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园被评为“ 中国创意城市文化名片”。

深化“集约发展”战略,低碳和循环经济引领发展。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健全完善项目评价机制,每年因环保、能耗等因素否决项目 30余个;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率分别达32.2% 16.2%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45%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在全国前五强开发区中,青岛开发区单位工业用地产值125亿元/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入53亿元/平方公里,均位居第一。着力推进风力发电等总投资50多亿美元的18 个环保和新能源项目建设,形成了低碳和循环经济引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