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旱情同样严重 农民赴中国买菜

来源:重庆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52:40 

32320元人民币上,漓江图画的取景处,早已没有当年清波荡漾的景色。

22日起,重庆晚报报特派记者赶赴广西,全程穿越桂林阳朔漓江、柳州、河池、东兰、百色、来宾、崇左、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该区旱情最为严重的市县,深入现场观察、访问。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广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数据:广西14个市中12个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784.45万亩,176.46万人、87.0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干旱等级达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漓江人扛着漂流竹筏走

桂林作为重庆人最大旅游目的地之一,半年干旱不雨,漓江航程已由60公里缩短为24公里,水位降至历史最低。桂林山水,暂时退出重庆人旅游首选地。

目前,漓江最浅河滩水位仅0.25,最深不超过0.6。记者沿漓江徒步观察发现,位于阳朔兴坪镇的20元面值人民币正面图案的漓江元宝山,山存水亡。漓江龙颈河漂流,老板扛着竹筏,乘客漂一段徒步一段。

广西气象部门透露:半年干旱,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桂林为降雨量最少一年。因为水浅,兴坪镇码头大批游船搁浅停航。海事部门发出通告,要求各船主每次装载客人不得超过80%

市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桂林是重庆旅游团队最大目的地之一,往年此时,本该是旺季了,市民咨询报名电话不断。但今年受旱,漓江旅游航线被调短,跳过九马画山至阳朔的最美风景区,漓江游大打折扣,游客出游热情也降低了。市内各大旅行社已对漓江行程航线游览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并告知前来报名的游客有关情况。对于欲往广西方向的游客,现在各大旅行社首先推荐北海方向等线。

综合多家旅行社信息,桂林暂时退出了重庆人旅游首选地目录,重庆前往桂林的游客大幅下降。目前前往桂林的游客多为外国人,因为他们的旅行计划大多早在半年前就已制订。

漓江源头主要支流华江断流

没有青菜吃苦麻菜

212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东兰县一些村屯视察旱情。去年8月来,东兰就没下过一次雨,水源枯竭,是广西名副其实的旱点。

东兰是革命老区,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总人口27.8万人。进入东兰,眼前除了山还是山,山山相连,峰峰相接。在公路边,随处可见背着空水桶,眼巴巴望着过往车辆的瑶族同胞。等水人中,还有小学生模样的孩子,让人心酸。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中心小学覃建老师说,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有的学生不得不自己扛水回家,一次扛上2550公斤水,可用上两天。

往年此时,三瑶乡玉米苗已尺长了。可如今,全乡5700多人,60%以上村民吃水靠政府送。

因为干旱,当地开始吃苦麻菜,记者尝了尝,很苦,一般人吃不了。这种菜在山上很多,只要10分钟就可以打上一背篼。天太旱,青菜都被旱死了,莴笋由1元卖到1.5元,没钱的村民就去山上找苦麻菜,一背篼苦菜可以吃上三天。

在东兰,约有三十多个做餐馆、家具生意的重庆商户,比当地人更盼望下雨。因为旱灾,客源减少,工人成本增加,他们不约而同地反映生意难做,正在做撤退的打算。

甘蔗减产波及重庆糖价

有中国糖都之称的广西崇左,地里绝大部分甘蔗已经收割,公路上运输蔗料车辆来来往往,空气中飘荡着丝丝甘蔗的甜味。因为旱灾,崇左甘蔗榨季提前20天结束,白糖减产,厂家认为白糖即将涨价。

蔗糖是广西支柱产业,占全国六成以上份额。崇左则是全国最大蔗糖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糖都之称。进入崇左,沿途是连绵不绝的甘蔗田,目前绝大部分甘蔗已收割,干燥的土地白得刺眼。在全国重点原料蔗生产基地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塘巧村,记者看到甘蔗平均高度仅成人高。蔗农黄朝亮说,几个月没下过雨,缺乏水分,所以甘蔗都长得那么矮,只有拇指粗。往年此时,甘蔗高的达4,根根粗如酒杯。

龙州县糖厂主管生产的严副厂长告诉记者,因为干旱,该地甘蔗产量减少8%10%,预计榨季将较往年提前20天结束。为保护本地蔗料不外流,崇左市龙州县人民政府张贴出通告:禁止外地蔗贩进入收购,禁止本地蔗农将甘蔗外卖。

西南旱灾,甘蔗减产,引发的蝴蝶效应已经陆续抵达重庆。入春以来,重庆白砂糖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最高每吨曾接近5500元。在重庆零售市场,500包装的白砂糖已涨至3.3元左右,比两个月前购买价格高了差不多两毛多钱。

记者咨询几家糖厂相关负责人关于白砂糖出厂价格是否上涨时,他们均以问题过于敏感或者以不知情为由拒绝回答。但多数糖厂负责人私下认为,白砂糖涨价箭在弦上,也势在必行。

广西柳城,农民积极抗旱抢种。

旱区百态:越南农民中国买菜

广西干旱,与其山水相连的越南旱情同样严重。

横跨在中国广西大新县和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之间的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大瀑布,已“瘦”得奄奄一息,对岸越南人甚至过河到中国买菜吃。记者现场看到,与景区门口宣传照片相比较,德天瀑布起码“瘦”了十倍,几股水流稀稀疏疏掉落,瀑布下游多处地方可以不湿鞋就能走过。当地80岁老人吕成武说,他从未见过德天瀑布如此细小过,往年此时的瀑布声一公里外都听得见。

大新县硕龙镇对岸的越南籍公民阮成文隔着河流告诉本报记者,他所在的高平省同样几个月没下雨了,农业受损严重,许多地方饮水困难。在龙州、大新、那坡等一些边境小镇,越南农民因为干旱,不得不到中国境内购买蔬菜。龙州县水口镇一居民介绍,最近该镇菜市场上的蔬菜,约1/3都被对岸越南农民买走。

在德天大瀑布对面的越南高平省,有三十来户重庆米老板在经营水稻,由于长时间干旱,必然减产,今年亏损已成定局。

记者手记:那些让我敬仰的人

广西旱情不算最严重,但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会遇到一群让我衷心敬仰的人,让我看到一种责任、坚韧和爱心。

第一天到广西阳朔,搭乘一辆无牌三轮车去寻找20元人民币图案上的元宝山。三轮车司机看出了我的记者身份,路上多次婉拒我要拍摄枯水漓江的请求,拼命地把他认为最美的漓江推到我的镜头前。三轮司机后来解释,因为干旱来漓江的客人少了,生意难做,他希望我所在的报纸登出最美的漓江。

在旱情严重的那坡县,我没听到抱怨,看到的都是在地里打井、下山背水的身影。成天在旱地里忙碌掏沟的农民,将种子带到田边,只等着雨来播种。人们在诉说自己的旱情同时,都不约而同向我打听贵州、云南,甚至重庆的旱情。

广西横县菜农麻广林,先后捐赠了40多万斤莴笋,给云南和贵州受旱灾区的同胞。他的义举随后赢得大家力挺,在广西5天,我几乎天天都听说有人捐萝卜、捐白菜、捐钞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