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山东人

来源:王桂利等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7:46 

日期:2007-02-28

这是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一位76岁的长者,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一粒麦种让他声名大振。

他就是1931年出生在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2月27日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

“远缘杂交”显示巨大潜力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寻找小麦病害的新抗源,李振声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回交、系统选择,细胞学与抗病性鉴定,育成了多种“小偃麦”杂种新类型和优良小麦新品种小偃4、5、6号等,其中以小偃6号表现最为突出。

小偃6号不仅抗病性较强,而且适应性广、产量稳定,到上世纪80年代末累计推广1.2亿亩,增产小麦60亿斤。90年代育成了小偃54,2001年育成了小偃81,加上其他小偃系列及其衍生品种,增产粮食已超过百亿斤,显示了远缘杂交小麦在生产中的巨大潜力。

获国际首创性成果

李振声利用在小麦远缘杂交中获得的蓝粒小麦,创建了一种新的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这种小麦在一个麦穗上可长出四种不同颜色的种子: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小麦的胚乳是营养细胞,不传代,但其颜色变化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鉴别其胚细胞和传代的染色体数目,这样就不必通过显微镜检测,只需观察种子颜色就可知道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从而解决了过去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必须进行大量染色体鉴定的难题。随后,他又通过大量缺体单株自交和连续选择,育成了可以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株系,并利用这些株系建立了快速选育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这是一项国际首创性成果,利用这一方法育成了小麦—黑麦异代换系——“代96”。

开创小麦育种新方向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始探索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开创了以提高氮磷利用效率为突破口和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为目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

首先,他与课题组鉴定并筛选出了“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和揭示了它们的生理机制与增产潜力,同时开展了相关的遗传研究,为以提高氮磷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小麦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通过育种实践培育成了能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他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

一条建议引出重大决策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徘徊,与1984年相比,3年累计减产965亿斤,而同期人口累计增长4895万人。面对当时的困难,在中国科学院全力支持下,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通过3个月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打破粮食生产徘徊的建议,并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地方政府联合,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早在1965年和1966年,中国科学院就在河南封丘县和山东禹城县创设了两个10万亩以上的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1987年9月和11月,刚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不久的李振声分别到两个实验区考察,认为两个实验区的大量科技成果可以向外围面上推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贡献。这个创意得到山东、河南省领导的支持。

1988年1月初,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和李振声等院领导向时任副总理的田纪云作了汇报,田纪云同意中国科学院和有关省合作,将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向面上推广。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工作区划分为山东、河南、河北沧州和安徽淮北四片,以山东、河南为重点。

决战“黄淮海”

山东片的工作是以禹城试验区为重点展开的,禹城试验区包括14万亩盐碱地治理和北丘洼、沙河洼、辛店洼的治理,总称为“一片三洼”。1987年11月李振声考察禹城试验区后,认为“一片三洼”代表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类型,创造的经验特别宝贵。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市)领导、乡镇干部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对全院和山东省双方起到了发动作用。在李振声倡导下,3月8日,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副省长马忠臣和李振声一起,参加在禹城辛店洼的农业开发万人劳动大会战,下午由省和院联合主持召集参加会战的地、县两级一把手负责人会议,作了进一步部署。会后参加山东片工作的24个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员,从8个方面将工作全面展开。

中科院在黄淮海平原围绕治理低产田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联合攻关,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成效。在工作的重点地区也是原来的重灾低产区的鲁西北、豫北、皖北和河北沧州的8个地市,1993年粮食总产净增56亿公斤,增34.6%;年平均增5.81%,而黄淮海平原全区平均年增是3.83%,全国同期年平均只增1.28%。中科院的示范基地和成果推广不但在8个地市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全面展开起到了引路和带动作用,为结束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农业徘徊、使9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以至到1998年全国粮食上到10000亿斤的台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技术经验。

1986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委员陈俊生和九个部委领导同志视察了禹城试验区。1988年7月27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表彰奖励参加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实验的科技人员的决定”。中国科学院21位同志分获一级、二级和荣誉奖,其中一级奖同志应国务院邀请,到北戴河休假,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记者 王桂利 王原 通讯员 刘观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