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青岛,胶州放飞“湾底”梦想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58:0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融入“大青岛”,对胶州来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近在咫尺。

从城市“东扩”、经济重心“西移”,青岛走过了第一代、第二代城市发展历程。而今,“大青岛”的步伐,迈到了居于胶州湾湾底的胶州。早日实现与青岛的全面交融,成为胶州的定位。市委书记祝华说:“以后胶州也许会越来越多地被直呼为‘青岛’”。

只要了解经济发展规律中的“湾底法则”,就会理解胶州的底气:世界各大海湾,湾底区域因位居辐射腹地的必经之路,往往成为生产要素集中的区域。伴随着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胶州迎来湾底优势“变现”的难得机遇。

站在胶州滨海新城远眺,青岛市中心的百盛商业大厦清晰可见。之前一湾阻隔,如今随着海湾大桥连接线开工建设,胶州与青岛主城区的距离缩短至20多公里,15分钟车程就可到达青岛中心区。胶州与青岛主城区的同城化,在空间上已成现实。

相较距离拉近,胶州更在意的是“同城同质”,即早日拉平胶州与青岛市区经济的差距。2009年,胶州人均GDP9千美元,而青岛繁华的市南区 2008 年人均GDP 也不过1万美元出头。化“胶”为“青”,胶州的经济基础初步具备。

更重要的是,凭借“湾底”优势“变现”,胶州有了后来居上的机会:“东扩”“西进”后,青岛沿胶州湾东西两岸产业布局已经完成,市区当前每年土地供应指标不足20000亩;同时,2020年青岛主城区人口将达500550万,需要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

这种排他优势被胶州把握:当前,胶州湾产业新区、“陆上青岛港”(即中国铁路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青岛中心站)、少海新城三大产业平台的重点打造,犹如胶州发展的三大“起爆点”。

仅以胶州湾产业新区为例,通过盐碱滩涂改造,这里规划出75平方公里的项目园区,成为当前青岛引资的主战场:去年以来,总投资 29.4 亿美元的新恒基LED 项目、投资 24 亿元的东方光大塑料光纤项目、投资30 亿元的大唐热电项目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喜人的局面,被胶州市市长刘赞松总结为两大变化:一是到账外资改变以前稳步增长局面,呈明显“加速度”:去年一年外资到账2亿美元,而今年仅前两个月已达7727万美元;

二是引进项目投资呈“亿元俱乐部”特点,项目动辄上亿,以往不多见的 10 亿元以上项目也多起来。这意味着胶州经济将实现几何量级爆发:单新恒基一个项目,就将在5年中带动800亿元产值,超过目前全市经济总量。

发挥后发优势、在更高起点上谋求更高层次的城市品质,是胶州赶超的着力点。

胶州开发区投资强度超过每亩 400万元,高过苏州工业园,其经济层次的高新化由此可见;同样,胶州在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上也抢到制高点:去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9.45% ,城市绿化覆盖率 43.67% ,甚至胶州市区小区容积率也被限定在 1.2 之内……这些宜居指标,青岛主城区无法相比。“湾底的繁荣,不仅是经济发达,更在于宜居、宜业、宜游。”祝华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