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来源: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05:54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2月22日下午就关于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问题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念,扎实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确保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趋势和必然,除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也与中国本身的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直接相关。中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十几亿规模的人口一旦开始增加能源消费,资源稀缺性必将逐渐显现。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将受到更多的能源和环境约束,除了已经越来越高的能源价格,环境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当前的金融危机,而是能源与环境问题。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宏观规划回顾
中国关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规划,最早要追溯到1992年。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并于1994年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中国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6年,中国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节能减排必不可少五年一度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规划、实施项目的一个重要工具。五年计划确定政府优先考虑的重大事项,并为日后复杂的实施过程提供基础依据,包括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等内容。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的相关内容已是中国五年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章节。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并以此作为环境保护及能源工作的主要约束性指标。其中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中提出了中国“十一五”建设中,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煤炭能源仍将在将来一段时间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
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分大气、水污染和固体废物三个方面对环保事业作出规划。其中大气污染控制专案主要强调了重点城市大气污染及硫化物污染的控制。在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的部分,《十一五规划》指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并列出燃煤锅炉、热电联产等节能重点工程。
根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进一步制定《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在这份环保规划中,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进行了具体量化。《十一五规划》中的“主要污染物”被具体规定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并规定以2005年为基础,在2010年将排放量削减10%。
《环保十一五规划》同时具体指出了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具体策略。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控制主要通过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现,并规定了“十一五”期间所要达到的脱硫装机容量为二亿一千三百万千瓦。在2009年之前,中国大气污染控制主要是围绕热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展开的,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直至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才确定列入中国的宏观规划之中。
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能源方面,国家发改委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宏观目标,制定了具体的能源规划。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制定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8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9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这些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三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一亿九千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一千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五百五十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三十万千瓦。
沼气年利用量达到一百九十亿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一亿五千万平方米,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利用量二百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二十万吨。
力拓非粮生物燃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总能源消费量15%。将建成水电装机容量三亿千瓦,风电三千万千瓦,生物质发电三千万千瓦,太阳能发电一百八十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四百四十亿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三亿平方米,生物质燃料五千万吨。同时,中国政府将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一千万吨石油的能力。[2]
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五大显著成效
我国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实施,结合节能减排等工作,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五大显著成效。
这五大成效分别为,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工作逐年取得新进展,2006至2008年分别比上年下降1.79%、4.04%和4.59%,有望按计划到2010年实现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的目标;二是2006至2008年关停小火电机组3826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三是2000年到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由34万千瓦提高到1000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由7935万千瓦提高到163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由210万千瓦提高到910万千瓦;四是减少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截至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50多万户,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400万吨;五是推动植树造林,增强碳汇能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积极采取政策和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建设,2007年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
同时,我国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发布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左右的目标。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到2010年达到的目标。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植树造林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价格政策方面,中国适时调整了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取消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政策,降低小火电价格,对清洁能源实行鼓励性电价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专门出台了鼓励节能技术改造、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等的经济措施;在税收政策方面,针对高耗能商品取消了出口退税或降低了其出口退税率,出台了针对企业节能环保项目的优惠所得税政策,提高了资源税费标准;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全面启动了政府绿色采购工作;在金融政策方面,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领域企业发行企业债券。[3]
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1、重大挑战:发展模式。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2、严峻挑战:能源结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在200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而中国高达68.9%。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3、尖锐挑战:技术创新。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国目前的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并存,使中国的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左右。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4、环境挑战:森林保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吸收汇的能力。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加大。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仍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5、生存挑战:农业生产。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防止潜在荒漠化增大趋势,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6、安全挑战:水资源保护。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7、现实挑战:沿海发展。沿海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极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威胁。目前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已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抵抗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未来中国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等问题,对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根本利益。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统筹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战略,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开展广泛有效的国际合作,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特别是要抓好部门和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继续以节能减排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进一步采取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政策措施,努力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 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10% 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 等目标。
二是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和相关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研究制定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做好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工作。
三是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组织重大科技研发与示范项目,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做好气候变化知识普及和政策宣讲工作,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加深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倡导全民自觉行动,推动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大资金投入 力度,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实施保障能力。
四是加强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起草工作,加快建立相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制订相应的标准、监测和考核规范,采取适当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政策和措施,健全必要的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
五是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对话与交流,开展务实合作;拓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渠道,加快资金、技术和人才引进,有效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增强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4]
六是替代传统能源,推进清洁交通。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逐步进入家庭,而汽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已经成为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我们必须尽快实施交通能源替代战略,首先要大力推广技术成熟、配套设施完备的液化石油气出租车和压缩天然气公交车,通过替代实现减排。
七是大力发展林业。在此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林业代表团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通过发展和保护森林,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亮点。中国对世界承诺森林增长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在以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中赢得了主动。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N]. 人民日报,2010-02-24(1).
[2]唐方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宏观规划回顾信报[N].2010-1-18
[3] 解振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五大显著成效[EBOL].新华网,2009-6-26.
[4] 解振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J].中国科技投资,2009(10):7-8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