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臣:中国海军要向大型化、信息化、综合化发展

张华臣:中国海军要向大型化、信息化、综合化发展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07:48 


全国人大代表、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华臣 中广军事记者陶宏祥摄影

中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陶宏祥 陈欣 穆亮龙)全国人大代表、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华臣日前接受中广军事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面临严峻的海洋权益,中国海军建设向大型化、信息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成为趋势。
提案:海军如何完成多样化使命任务及加强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作为人大代表,您带来一个什么样的议案过来?
张华臣:作为海军,随着新时期我们完成多样化使命任务这样的要求,海军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维护海上安全、地区的安全,对海军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亚丁湾护航行动,进一步说明了海军建设确实在原来的基础上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和标准,不管是装备的发展,还是人员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我想这次在大会上,着重就海军如何完成多样化使命任务,加强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4月23日下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中广军事记者陶宏祥 摄

提高海军整体水平四项建议
记者:应该说,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我们海军的任务是越来越重了。您能谈谈从装备到人员到整个战斗力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上有比较具体的建议吗?
张华臣:第一,我认为装备建设一定向大型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而且光有装备建设还不行,还必须有信息化建设。
第二,中国海军现在的正常训练已经从近海向远海拓展。过去都在岛链内训练,现在训练常态化都要到岛链外,也就是到西太平洋地区训练。亚丁湾护航也显示了我们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比如通信问题、海外的保障问题、指挥问题、涉侨问题,以及和国际上其他国家海军的交流问题,从目前看,这些都要面临一些新的难题。
第三,新形势对我们人才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都是近岸的海军——也就是近海防御型海军。现在是海军战略发生变化,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方向转变,这样对我们指挥员乃至官兵的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标准。
第四,在保障的方式和方法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我们都是近岸保障为主,现在转向海上保障为主。所以在这个方面,大家或许都会有一些新的思考。
海军建设既要考虑核心作战能力又要兼顾非战争军事行动
记者:以后亚丁湾护航也形成常态化了,包括第五批马上又要出航。护航常态化以后,亚丁湾对我们海军的建设,除了有启发,还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以后我们在训练方面、建设方面——比如在训练的模式上和体制上,跟往年比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张华臣:亚丁湾护航是执行非战争行动军事任务,它给我军人才队伍建设,包括编制、训练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对于我们东海两批护航舰队的军事训练、管理工作以及部队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我们第三批护航编队回来之后,舰队方面也做了认真的总结,并且向海军提出新的建议。
我们训练方式不仅要完成具备核心作战能力这个基本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到今后海军在维护海洋权益、确保海上地区安全、参加一些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以及反海盗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对海军提出要求,搞好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