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中国警察维和十年记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23:26 

这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部分队员在海地营地举行升国旗仪式的资料照片。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多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地地震,使8名中国维和警察不幸遇难,也使“维和警察”成为亿万国人关注的群体。今年,恰是中国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十周年。

春节将至,万家团圆之际,人们不会忘记,还有189名中国警察在东帝汶、海地、利比里亚、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履行神圣的职责……

回眸维和十年,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壮怀激烈的画卷:中国维和警察直面生死,无私无畏,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国家的庄严承诺,把中国人民的大爱传递到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的心中。

维和十年,谱写一曲赞歌,枪林弹雨中奏响中国维和警察的动人乐章

“2000年1月12日。”办公室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廉长刚脱口而出这个特殊的日子。

廉长刚永远无法忘记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这一天:第一批中国维和警察奔赴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那一天,不仅标志着他个人命运的改变,也标志着中国警察开始走出国门,“亮剑”联合国维和舞台。

“我们刚到东帝汶任务区,就全被分配在一线巡逻。”回想起当初面对的环境,廉长刚至今仍印象深刻,“炎热缺水的生活条件,乱石遍地的公路,枪声四起的街道,纷争不断的边境冲突,血腥残暴的种族杀戮,随时可能染上的热带疾病,还有针对维和人员的武装袭击……”

条件恶劣,环境复杂,超出长期生活在稳定和平环境中人们的想象。但是,短时间内,廉长刚等人就适应了环境,配合防暴警察和维和部队平息骚乱,稳定治安,优秀的表现让很多有八九年维和经验的外国警察都赞叹不已。

在东帝汶,凭借自己的能力,中国维和警察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担任了重要职务。廉长刚在43个国家的数千名警察中脱颖而出,成为东帝汶维和警察总部的行政总长,后来还担任了副总警监、代理总警监,行使维和警察的最高权力。

东帝汶——中国维和警察在这里的首次亮相,赢得了驻在国和联合国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中国警察的过硬素质和良好作风开始为世界所知晓,也为后来中国警察全面参与维和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此开始,东帝汶、海地、利比里亚、苏丹等7个任务区,都留下了中国“蓝盔”的身影……

搜捕嫌犯、解救人质、要人警卫、警戒监控……根据任务安排,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执行日常勤务之外,还承担了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每次都能出色完成,每次都有突出的表现。

“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哪国的维和队伍纪律最严明,成绩最出色,国际社会和当地居民都会有个比较。”中国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党总支书记兼队长赵晓迅说,“我们的一个共同信念是,我们是中国维和警察,走到哪里都代表着祖国。”

“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海地地震发生之前,中国维和警察一直保持着这一纪录。

“所有国家中的模范防暴队”——正如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爱德蒙德·莫雷特对我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评价一样,公认的一流业绩,使中国维和警察赢得了友邻维和力量的尊敬和联合国官员的信任。

2月5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联海团总部废墟中举行的追思仪式上,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向烈士献花后敬礼。当日,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与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举行追思仪式,悼念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

维和十年,凝聚一种信念,在异国的废墟上传递中国人民的大爱

“原来,从和平到战争只有这两天的距离。”6年前,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刘铮铮从北京出发,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到达任务区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了从战火回到和平,中国维和警察们付出的绝不仅仅是执行维和任务时洒下的汗水。

孙东兴,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在异国他乡苏丹有一个警察局,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赴苏丹维和期间,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孙东兴累计捐赠15000美元,帮助苏丹西巴尔嘎扎州重建警察局。西巴尔嘎扎州警察厅厅长佛朗西斯将军感动地说:“对于你的无私帮助,我们无以回报,只有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这个警察局才能表达我们的谢意,苏丹人民要让中国人民的友情永远留在苏丹大地上。”

在国外,中国维和警察将“爱民固边”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延伸,中国人民的大爱,化作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民中广为传颂。

中国防暴队的执勤车,成了海地群众眼中的流动医疗救助站。

第七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有一个特别规定:医生必须每天跟勤,其他勤务组上勤前也必须携带医药用品,一来以备队员不时之需,更重要的是能为那些无辜受伤的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

曾有一个8岁的海地小男孩被石块砸伤头部,在接受了中国防暴队员们第一次医疗救助后,因为无钱继续治伤,他的妈妈带着他连续5天在同一地点等待中国防暴车的出现。再次相遇并了解情况后,队员们坚持每天到他们家为小男孩处理伤口,直到痊愈。

“我一直相信,好心的中国人会帮助我们!”小男孩的妈妈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大爱无私,大爱无疆。枪林弹雨中锻造的铮铮铁骨,化作对异国群众的柔情万千,绽放出无数充满真爱的人性之花。中国维和警察文明友好、助人为乐的亲民之举,也迎来了当地人民最真诚的回应。

时隔多年,杭州市西湖公安分局民警吕志勇仍难以忘怀,在波黑维和任务区,当地老百姓一看到中国警察胸前的五星红旗,不用介绍,就知道他们来自中国,有的甚至会远远地就走过来握手,跷起大拇指说“中国,好!”还有一些波黑的老人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中国儿子!”

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员们都还记得,生前担任联络官的和志虹烈士,在营区办了一个汉语学习班。每个周日的下午,防暴队营地总能听到海地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尊敬的和老师,刚经历了动乱,见了太多罪恶,在中国防暴队这里,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是最快乐的一天。”一次课上,作为班长的海地大学生乔依眼含热泪说,“谢谢中国老师教我们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资料图片 图为2009年10月3日,在刚果(金)布卡武,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士兵黄开武在集装箱上彩绘“嫦娥奔月”。当日,中国第十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在异国他乡欢度中秋佳节。

维和十年,昭示一个未来,为世界和平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走进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的荣誉室,迎面矗立的是一幅巨大的中国维和示意图,代表中国派驻维和警察的小灯,在世界多个区域闪亮。

“十年来,中国维和警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说,“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显示我们的作用,面对战争和动乱,我们秉承人道主义义务,履行大国义务,诠释我国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努力。”

摆在记者面前的一份中国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大事年表,是这段话的最好印证。

——2000年8月,在廉长刚和他的同事们赴东帝汶的7个月后,公安部成立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接受严格乃至严酷的选拔和培训之后,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国维和警察从这里走向全世界各个维和战场。

——2001年1月,公安部向联合国波黑任务区派遣首批5名维和警察,这是中国首次向欧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

——2003年11月,公安部向联合国利比里亚任务区派遣首批5名维和警察,这是中国首次向非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

——2004年5月,公安部向联合国海地任务区派遣一名维和警察,这是中国首次向美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

——2004年10月,中国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奉命启程,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成建制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参加维和行动。

——2010年1月,8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公安部第一时间宣布,中国派驻海地的其他防暴队队员和维和警察继续坚守岗位,执行维和任务。

1月19日,礼兵和亲属代表护送八位烈士的灵柩。当日,接运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八位中国维和警察灵柩的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截至2010年1月底,中国共向东帝汶、阿富汗、波黑、科索沃、利比里亚、苏丹、海地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73人次。

十年来,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解决地区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现。

“作为一名曾经执行过维和任务的维和老兵,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更有义务,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小家,不顾大家……我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我再一次踏上了维和的征程。”这是南通市公安局民警李瑞爱出发赴苏丹前在日记中留下的话语。

十年来,一套输送、选拔、培训、派遣维和警察的机制不断成熟,中国维和警察事业基本形成了以维和培训为基础,以严格选拔管理为重点,以培养人才、体现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为目标的工作格局。

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记者见到了维和业务教研室主任赵培江。从2000年起,他就在这里授业施教,是中国资历最老的维和警察培训教官之一。遍布世界各个任务区的中国维和警察,几乎都是他的学生。

“很快,我们可能就会迎来新的学生,未来的维和事业,需要更多的人才去承担重任,为世界的和平不断贡献中国力量。”赵培江话语铿锵。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