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山东省渔业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中心任务,以推进实施渔业“双十工程”为重要抓手,以建设现代渔业为主攻方向,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保持全省渔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贡献。力争渔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渔业重大问题研究。把2010年作为“调查研究年”,力争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研究。结合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大战略,联系渔业实际,组织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养护、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现代渔业建设、拓展渔业功能以及体制、机制、政策等研究;加强渔业统计研究,开展基础数据情况调查。围绕渔业支持政策开展研究。研究进一步扩大已有项目的扶持范围和投入规模,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渔政渔港、渔业资源修复、标准化池塘整理改造、海洋牧场建设、远洋渔船更新改造等方面的投入。配合农机部门做好渔机补贴有关工作。研究新的支持渔业发展的政策,就争取将渔船标准化改造纳入补贴范围、将渔业互助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等提出思路和建议。研究编制好“十二五”现代渔业、渔业科技等发展规划,争取将渔业重大部署、重大项目纳入各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深化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增养殖业结构调整,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优质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水产品出口产业基地、休闲观光渔业基地等。不断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继续抓好十大主导品种和十个特色品种,形成一批产值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品种。稳步推进捕捞业结构调整,着力调整近海捕捞生产方式,加强网具研究,抓好增殖资源的生产;积极开发国际公海资源,加快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抓紧建设海外渔业基地。巩固水产品进来料加工优势,大力提高本地产品的加工比例,积极发展冷链保鲜、保活等加工方式,推进水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渔业服务业,拓展渔业功能,挖掘渔业文化,把休闲渔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启动实施渔业基础建设十大工程。启动实施渔业资源修复、渔港及渔港经济区建设、500万亩标准化鱼塘整理、渔船标准化改造、平安渔业、海外渔业、渔业良种、莱州湾生态整治、水产品质量保障、渔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十大渔业基础工程。突出抓好渔业资源修复,进一步优化增殖品种结构,规范渔业资源修复资金及项目管理,加强对增殖放流技术和绩效的研究,科学评价增殖放流效果。重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人工渔礁建设、海洋牧场、增殖放流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四是全面系统推进十大渔业品牌建设。从基地建设、技术推广、质量管理、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综合推进品牌渔业建设。重点围绕打造山东十大渔业品牌,加快推进增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开发,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规划建设30处5万亩以上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健康养殖园区。大力发展水产品健康养殖,年内新建40处省级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区(场)、16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等各环节监控。抓好养殖场和苗种场规范生产,落实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和产地检验制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鼓励水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继续探索建立重点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推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五是不断完善现代渔业经营机制。深化渔业产业化经营,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10亿元以上渔业龙头企业。努力提高渔业组织化水平,积极扩大渔民合作社建设规模和数量,抓一批规范化的省级示范社。大力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依照规划加快养殖证核发进度。坚持开拓国际市场与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努力促进水产品出口稳步回升。加强水产品消费引导,继续开展十大渔业品牌推介活动。积极推进水产品冷链物流、农超对接工程,发展现代物流方式。
六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推广。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开发优势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推进健康养殖模式集成创新,研究开发生态养殖技术、资源修复技术和循环水养殖技术及设备;加快养殖新型替代药物、疫苗、病害监测技术的研发,提高疫病防控能力。推进重大科技兴渔(海)示范工程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完善“专家→渔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成果转化快速通道。积极开展基层渔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工作,健全全省渔技推广机构体系。深入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年内围绕规范用药、养殖病害测报与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等培训新型渔民10万人次。进一步健全全省渔业病害防控技术网络,扩大省级渔业病害直报点,试点建立鱼病医院和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监控技术示范。
七是大力开展科学规范执法。组织开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中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立法。加快制定《山东省渔业养殖水域滩涂占用补偿办法》,加强渔业养殖水域滩涂管理,维护渔业养殖者合法权益。推进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组织开展“护渔2010”专项执法行动,认真实施控制捕捞强度、伏季休渔等制度,强化渔具、渔法管理和外籍渔船管理,严惩非法捕捞行为。建立渔船身份自动识别系统,实现海洋捕捞渔船管理自动识别和动态跟踪。继续做好涉朝韩敏感水域渔船管理工作,防止涉外渔业事件发生。
八是深入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深入开展水产品质量整治行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水产苗种场、养殖场的监督检查,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渔业生产安全,落实各级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企业、船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和文明渔港等活动,建立完善规范化、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渔船、渔港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台风、风暴潮等极端气候的预报,提升安全防控能力。建立健全事故防范、应急救援及调查处理等方面的机制,遏制重大渔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是加强渔业系统自身建设。按照“解放思想、放宽视野,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超前谋划、把握主动,转变作风,抓好落实”的要求,自觉把渔业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环境下谋划和定位,选准工作突破口和切实点。举办一期市县长、渔业局长现代渔业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加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提高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系统廉政建设,强化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渔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强系统内外沟通协调,形成推动渔业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