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目山东海洋文化

瞩目山东海洋文化

来源:文化传播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1:01 
纵观我国“丝绸之路”研究史,专家学者多偏重于研究西北陆路丝绸之路,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却起步较晚且少。在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中,又更多地注重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而对从春秋时期早已开辟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山东半岛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且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也不多,更遑论见到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了。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凤鸣《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开全面系统研究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之先河,是迄今为止研究此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作者首次提出了山东半岛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地”的论点,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追溯提前到春秋齐桓公时期,在大量中外史料、出土文物证明的基础上,得出“山东半岛沿海的港口,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至迟在2600年以前,就开始了与海外邻国的商贸活动和人员的往来” 、“是韩、日进出中国的海上通道”、“必经之路”、“是对外往来的主要通关口岸”、“重要基地”的结论。这一当属首创的结论,不仅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向前推衍到春秋时期,意味着丝绸之路的海路要早于陆路500多年,而且客观反映了2600年来山东半岛在中韩、中日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全书内容宏富,史料浩繁。计30万字。作者按春秋战国、秦朝、汉代至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宋金元、明朝、清朝等7个时期的历史顺序,爬罗剔梳、探佚钩沉,通过大量的史料,再现了2600多年来山东半岛与韩国、日本的海上贸易及文化交流实况,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日照、威海、蓬莱、龙口、荣成等沿海港口城市都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讴歌了山东半岛人民为中韩日三国的友好往来和“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世代友好所作出的贡献与牺牲。
作者在从史前时代到现代开埠时期的循序渐进的论述中,不是一味地探幽发微、条分缕析,而是重在以史料来论证史实。全书有注释的引文就多达900余处,涉及中外文献120多种,包括正史、政书、类书、别史、杂史、笔记、方志。典籍史料与考古文物结合,互为印证,相得益彰。史学家在论述丝绸之路时,往往是重史轻文,对文学资料的运用甚为吝啬。该书文史结合,中外互补,相映成趣。刘凤鸣引用《全唐诗》,欧阳修、朱元璋的诗,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情节内容,给学术著作注入了文学元素,平添情韵。特别是作者还引用了很多韩国、日本的文献史料以及文学家、僧人的诗文,这不仅充分印证了中韩、中日间经贸、外交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漫长历史,弥补了国内史料的阙如,而且从他们的记录描述中,可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技术、宗教、风俗在异国番邦的传播与影响、交汇与融合,由此感受“丝路”文化的恒久魅力和历史价值。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海洋文化建设应是山东半岛区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是最能体现山东半岛区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闪亮名片。刘凤鸣的《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一书,让众人记住了源远流长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