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渤黄海地区启动预案应对海冰灾害
沿渤黄海地区启动预案应对海冰灾害
大连:加强海冰防控 通航未受影响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今天再度发布海冰预警警报,又有一股强冷空气将于19日夜间袭击大连,提醒各区市县相关部门启动应对海冰灾害预案,把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国家海洋局2009年12月曾多次发布海浮冰预警警报。大连市迅速启动海冰防控应急预案,先后3次召开海洋灾害应急工作会议,部署应急措施,提出防范工作具体要求,加强对重点海冰防控工作指导。大连有100多个岛屿,远离陆地,大连市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证物质供应,保障岛上渔民安全过冬。
大面积的海冰灾害会不会对大连港的通航造成严重影响?大连港引航站站长、资深引航员王健说,大连港港区纬度较低,温度相对环渤海其他港口较高;加上大连港没有内河入海口,同样温度下,相对其他有淡水成分的港口,不容易结冰。截至目前,大连市区周边码头出现小范围浮冰,但尚未呈现封冻状态。19日在大连港各码头作业的船舶有近30艘之多。(记者王金海)
山东:跟踪冰情变化 做好春季增养
记者今天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了解到,截至目前,重大海冰灾情给山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5575万元。全省16处渔港冰封,3949艘渔船受困,其中损坏14艘;受损海水养殖面积125464公顷,损失水产品100873吨。
面对严重的海冰灾情,山东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提前预警、全力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省海洋与渔业厅成立防范海冰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密切跟踪冰情变化,及时把海冰信息传递到沿海港口、码头、渔船、航运等企事业生产单位一线手中。
针对渔船集中靠港的实际,山东加大对渔民防火安全的宣传力度,消除安全隐患,严防火灾发生。对因冰冻不能停靠在原港口的渔船,调度到就近不封冻港口停泊,切实保障渔船安全。
有关部门目前已组织力量对此次冰冻灾害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科学准确地评价冰冻对养殖生产和浅海滩涂渔业资源的损害程度,提早做好春季增养殖生产准备工作。 (记者马跃峰)
国家海洋预报台
22—23日渤海海冰范围将达近期最大
预计2月上旬渤黄海冰情达到最重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余建斌)国家海洋预报台1月19日16时发布海冰警报,莱州湾浮冰范围仍在警报发布标准以上。受强冷空气影响,22—23日渤海海冰范围将达到近期最大。
根据海洋站、沿岸海冰调查以及雷达海冰监测资料分析,与1月18日相比,1月19日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略有减轻。但莱州湾浮冰范围仍在警报发布标准以上。
警报称,1月20—2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冰范围将有明显增长,预计22—23日渤海海冰范围达到近期最大。海冰对港口设施、海上运输和生产作业有严重影响,国家海洋预报台提请有关部门注意海上作业和航行安全,并密切关注海冰预警报,做好防冰减灾工作。
又电 1月18日下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海预报中心、辽宁省海洋预报总站、河北省海洋预报台、天津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的专家及来自海上搜救、海事、海运、港务、海洋石油等涉海作业部门进行了远程视频会商,各海冰预报部门人员根据最新的海冰实况和天气形势,商讨了未来一个月渤海和黄海北部的冰情变化和发展趋势,预计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渤海和黄海北部的冰情将在2月上旬左右达到最重,冰情属偏重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