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0:13 
目 录


一、项目的提出、背景和必要性
二、胶莱人工海河工程建设基本构想和预期目标
三、前期研究主要课题
四、前期工作的基本思路
五、工期





胶莱人工海河项目
前 期 预 研 方 案

一、项目的提出、背景和必要性
1.1 “胶莱人工海河”构想的提出
山东半岛南北濒临黄渤海,黄渤海的生态环境、资源、航运功能对山东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莱州湾、胶州湾分处渤海、黄海,两湾水交换能力较弱,由于受到陆源排污的影响,近二十年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改善两湾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航运资源,海洋学者王诗成提出一个大胆构想:开凿人工海河,贯通胶莱两湾。形成渤、黄海大环流,从而增强两湾水交换能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开辟贯穿黄渤海的航运通道,成为中国的苏伊士运河;促进沿人工海河区域经济发展。
胶莱两湾之间有胶莱河相连,地势平坦,工程建设具有较好的条件。胶莱运河,古已有之,元、明代就曾建胶莱运河进行漕运。以现代工程技术水平建造人工海河不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图1. 山东省半岛及两湾地理位置图
山东省副省长赵克志2004年5月17日批示:“我已经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赞成文中所提的观点和全部建议,相信必定会上升为政府决策,建议适当时机组织前期研究”。山东省副省长陈延明也于同年成6月9日作了重要批示:“同意克志省长的意见。请转省发改委、水利厅、环保局阅,并望提主导意见”。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对这一构想表示充分肯定和支持,并向韩寓群省长建议山东省对构想给予重视和支持。
齐鲁晚报在2004年8月21日头版头条和13版对这一构想进行了详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这一构想在胶莱两湾地区,在海洋、交通、水利、环保等有关领域专家学者中间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专家就工程的的利弊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
和建议。
图2 胶莱人工海河效果示意图

1.2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1)胶莱两湾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巨大,亟待治理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内海,面积77284平方千米,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支持系统。据1998年统计资料,渤海沿岸地区的海洋水产业产值占全国的40.89%,海洋盐业产值占全国的86.44%,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值占全国的21.75%,造船业占全国的42.12%,海洋油气产值占全国的27.46%。因此,渤海素有“鱼池、油池、盐池”和“黄金渔场”之称。
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渤海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趋于衰竭,持续利用能力加速丧失。渤海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渤海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3%左右,但是,每年通过各类排污口直接排入渤海的污水高达36—40亿吨左右,占全国直接排海污水总量的37—41%,其中排入渤海的工业废水占全国总量的20.2%,达 8.04亿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渤海的污染物占全国排海总量的30%。渤海近40%的面积已受到污染。受此影响,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资源衰竭。渤海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渔业资源趋于衰竭,中国对虾、小黄鱼、带鱼等优质鱼类已形不成渔汛,渔获物幼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洄游性鱼、虾、蟹类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等受到严重破坏。

表1 渤海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平均值,g/l)
年度 COD(mg/L) 磷酸盐 无机氮(ug/L) Hg Pb 油类
1992 0.95 18.43 104.61 0.02 11.12 30
1993 1.05 13 120 0.08 1.41 50
1994 0.37 13 137 0.02 1.01 40
1995 0.62 9.66 182.78 0.03 3.07 40
1996 0.68 16.6 268.13 0.04 0.59 70
1997 1.99 31.7 200.14 0.18 5.17 100
1998 1.43 19 250 0.09 2.37 15
1999 1.72 15.33 165.78 0.232 2.816 0.06
2000 1.1 14.32 158.4 0.05 2.713 34.71
2001 1.02845 9.13164 152.4528 0.0295 2.29978 35.1672
2002 0.69 8.44 89.35 0.032 1.275 33.4
2003 0.72 4.73 57.43 0.047 1.629 28.74
2004 0.37675 6.28542 145.0008 2.08308 18.9446

图3 渤海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立体柱状图
莱州湾作为渤海三湾(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之一,是黄渤海多种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育幼场,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价值。莱州湾水深较浅,水动力弱,自净能力差,由于湾内陆源排污日益严重,成为渤海中污染的“重灾户”,生态灾害触目惊心:湾内局部海域已呈“荒漠化”,优质鱼虾类已形不成渔汛;海岸系统日趋不稳定,岸段侵蚀严重;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加剧;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自然风景区遭到破坏。局部地区如小清河口,污染极为严重,已几乎无生物可言。拯救渤海,拯救莱州湾已经刻不容缓。

表2 莱州湾主要污染物平均含量年变化(g/l)
年度 COD(mg/L) 磷酸盐 无机氮(ug/L) Hg Pb 油类
1992 1 12 94 0.03 8.58 30
1993 1.08 4 180 0.32 0.8 50
1994 0.37 3 150 0.03 1.01 30
1995 0.98 4 167 0.02 1.26 30
1996 0.72 22 370 0.04 0.61 60
1997 0.363 25 145 0.14 9.63 40
1998 1.83 4 220 0.07 1.41 11
1999 3.95 26.07 112.99 0.139 4.39 0.06
2000 1.13 5.15 108.88 0.038 2.148 3.98
2001 1.58167 5.63167 129.885 0.02783 4.50167 32.1545
2002 1.16 2.87 192.68 0.034 1.625 43.7
2003 0.83 3.1 90.37 0.064 1.237 45.9
2004 1.039 2.75 362.2 1.525 22
图4 莱州湾主要污染物平均含量年变化立体柱状图

图5 小黄鱼产卵场、越冬场和洄游路径

胶州湾属半封闭型海湾,海湾面积388平方千米,东西宽28千米,南北长33千米,湾口最窄处为3.38千米。胶州湾也同样存在污染严重、水交换不畅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潮间带底栖生物20世纪60年代有120
多种,目前仅剩20多种。

图6 带鱼的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和洄游路径
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渤海的中国对虾和小黄鱼汛已不复存在,年产量从历史最高年份的近4万吨和1.9万吨下降至目前的几百吨和几十吨。水环境污染也造成海水养殖业病害肆虐,近岸海区赤潮频发,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据有关资料,仅渤海因海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数千亿元。因此,如能采取有力措施根治莱州湾、胶州湾的污染,不但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图7 胶州湾水体污染现状示意图

表3 渤海经济鱼类单位渔获量(1959-1998, Kg/网.hr)
1959 1982 1992 1998
小黄鱼 51.0 7.2 5.7 0.4
带鱼 50.7 0.8 0.1 0.08
日本鳀鱼 6.8 25.0 0.2
马鲛鱼 3.8 0.2 0.8
中国对虾 25.2 0.9 0.4 无渔获量数据
(2)治理胶莱两湾,需创新思维,“治”“疏”并举
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胶州湾是半封闭的海湾。在一个潮汐涨落周期内,湾内外海水交换的量是很有限的。据有关研究,渤海的水全部交换一次需要近30年时间。莱州湾、胶州湾湾内外水体交换缓慢,湾顶入海污染物质不能很快得到稀释扩散,是莱州湾、胶州湾治理效果差,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
海洋因其水体流动性而具有使污染物扩散、稀释的“自净”能力,或称“纳污”能力,只要污染物质浓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就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如能加快海水交换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则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目的。
迄今,治理莱州湾、胶州湾污染一直采用治理入海污染源的思路,这一治污思路也确实有一定成效。但是,在新的污染不断增加,而湾内水体交换能力差的情况下,治理的成效被部分的掩盖和抵消了。胶莱两湾2004年与2003年对比,湾内重度和中度污染面积不但没减小反而扩大了近6倍。治理莱州湾、胶州湾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应大胆开拓思路,除了“治”,还应考虑采取“疏”的方法,充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建人工海河、贯通胶莱两湾”的初步构想,即是用“疏”的方法,沟通两湾水体,加快两湾水体循环,从而达到改善两湾生态环境的目的。
(3)胶莱人工海河构想是渤海综合整治的创新思路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内海,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同时也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战略地位。渤海是首都北京的门户,渤海的生态环境安全攸关首都的形象,攸关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渤海环境整治是近期国家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战略任务。
多年来,国家及山东省采取积极措施治理渤海环境污染,整治入海污染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入海污染源有增无减,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渤海海域尤其是莱州湾及胶州湾的荒漠化日趋严重,环境整治难度加大。
山东省作为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省份,黄渤海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状况攸关山东的未来发展,莱州湾、胶州湾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直接影响山东对外形象和生态省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鲁发2005[20号]文)把海洋生态整治作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六大重点和九大工程之一,提出了“以莱州湾、胶州湾、黄河口生态整治为重点,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的明确要求。
胶莱人工海河构想的核心是沟通胶莱两湾,加快两湾水体循环,若得以实施,也将成为沟通黄渤海的第二通道,为整个渤海的整治做出重大贡献。胶莱人工海河构想是综合整治渤海环境的一条创新思路,有必要对此构想进行科学的论证,为渤海整治探出一条新路。
二、“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基本构想和预期目标
对胶莱人工海河工程建设的初步构想、预期目标、存在问题等初步分析如下:
2.1 “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基本构想
2.1.1河道选线和长度
胶莱人工海河选线初步考虑“利用原胶莱河”和“另辟新线”两个方案。


图8 胶莱人工海河线位图

图9 莱州湾入口位置示意图



图10胶州湾入口位置示意图

方案一:利用原胶莱河河道,线路总长约130km。优点是地势较低,河床开挖有一定基础,占用耕地少。缺点是线路弯曲、长度较长,与原来的地表水系、地下水存在矛盾较大。
方案二:避开原胶莱河另辟新线,线路尽量取直,线路总长约110km。优点是与原河道冲突少,线路短,水交换效果较好。缺点是占用耕地多,地势有可能稍高,估计开挖深度较大。
2.1.2河道的宽度、深度和水交换效果
为了达到加快胶莱两湾水体交换的目的,河道必须具备相当的宽度和深度,即保证一定的过水断面。初步考虑河道宽度在500-1000m之间,河槽最大深度在10m上下。
人工海河宽度过窄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水交换效果,过宽则工程量浩大、占用耕地过多。深度过大则工程难度大、海湾连接段泥沙洄淤威胁大,深度过小则影响水交换效果、航运功能受限。
确定适宜的河道宽度、深度,涉及很多制约因素,需进行深入经济技术比较和优化。
2.1.3河道结构及防渗、防盐渍化
河道岸壁拟采用垂直防渗结构,河床也进行平面防渗处理,最大限度防止海水对地下水的影响,防止土地盐碱化。具体工程防渗处理方式和效果要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2.1.4 河道入海段防泥沙洄淤
河道所连接的胶莱两湾入海处水深很浅,滩面坡度小。为防止海域泥
沙进入河道,两侧需建挡沙堤直到海床与河床高程接近。挡沙堤的建设可达到一定水深,并形成自然的掩护水域,可结合进行海港建设。
2.1.5 河道建设配套道路桥梁、管线等改建
河道的建设必须配套解决好原有通讯、电力、输水、输油等管线和道路、桥梁的改建。
2.1.6 河道通航、港口设施建设
胶莱人工海河建设后兼有通航之便利。若水深达到5-10m,可直接通航3000-10000吨级船舶。为此,需在沿线配套建设港口及通航设施。
2.2 预期目标和预期实现综合效益
胶莱人工海河作为一项宏大工程,对周边区域的环境、社会、经济、战略格局的改变将十分明显,将产生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2.2.1 改善胶莱两湾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胶莱人工海河建成后,最主要的功能是沟通两湾、沟通黄渤海,形成半岛环流,加快胶莱两湾乃至渤海的水循环,从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和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特别是对莱州湾而言,人工海河河口位于湾顶,将会使湾顶水域动力明显增强,有利于改善湾顶水环境状况。
2.2.2 开辟渤黄海航运新通道,成为中国的“苏伊士运河”
胶莱人工海河从空间上大大缩短了山东半岛以南沿海港口到渤海西部沿岸港口的距离,提供了新的通航线路,沿线的潍坊市、青岛市、烟台市所属市县将成为沿海河的内河港口城市。例如,上海、连云港、青岛、日照—秦皇岛、天津、东营、潍坊等港口通航距离将缩短约2000km。航运功能将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直接而巨大的。
胶莱人工海河将直接连通南黄海和渤海,大大缩短了从渤海到南黄海空间距离和航行时间,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2.2.3 拉动人工海河沿岸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宽阔的人工海河,将会促进沿河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环境改善,其好处是多方面的。常年奔流的人工海河将调节沿岸地区的空气温、湿度,形成沿河小气候带,形成沿河生态走廊。利用人工海河开挖弃土可营造滨河林带、滨河公路和滨河风景区。人工海河、滨河港口、滨河公路将形成经济的辐聚区,同时向两岸纵深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沿河将形成新的枢纽城镇,从而形成宽阔的沿河经济带、生态带和城市走廊,带动沿河地区土地大幅度升值,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
人工海河作为一个宏大工程,其综合开发利用的空间是很广阔的,如可进行潮汐发电、海水综合利用等。
2.2.4 胶东半岛将成为全国第三大海岛,海河两岸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线
胶莱人工海河贯穿山东半岛,胶东半岛将成为全国第三大海岛,新增黄金岸线200多公里。海河之上桥梁飞架,海河之中舟楫畅行,海河两岸风光秀丽。海河两岸必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线,也会带动山东半岛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2.3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开展前期论证的必要性
胶莱人工海河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也必然有利有弊。
可能产生主要问题有:海水倒灌对地下水、耕地、植被的影响;两湾泥沙注入海河产生泥沙洄淤;水交换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两湾及沿途生态
环境可能有负面影响;占用大量耕地;建设投资投入过大而与实现功能不相称等。
“胶莱人工海河”项目涉及到黄海、渤海两大海域,涉及到海洋、环保、水利、土地、交通、城市建设等多个产业和部门,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区域发展战略、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重大改变,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为此,有必要循序渐进开展项目前期研究,以评估项目对生态环境、水动力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评估权衡项目的利弊,分析项目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借鉴吸取国际上类似项目的经验教训。
开展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可以加深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释疑止争;可以促进对本区域环境、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可促使更多的人关注黄渤海生态环境问题,寻求新的生态整治途径。总之,可为黄渤海环境整治提供有益探索,为相关研究提供良好平台,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前期研究主要课题
1、河道选线和河道断面
2、沿岸经济、社会现状调查
3、水文条件和泥沙运动
4、地质、地形和地震
5、两湾及沿岸生态的变化
6、沿岸海水倒灌及防治
7、河道航运、交通、水利的研究
8、沿岸的产业开发和土地培植
9、海河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研究
10、工程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四、前期工作的基本思路
4.1步骤:①勘察、调研、正现分析阶段
②项目建设及预可研阶段
③专题研究和试验阶段
④可行性研究阶段
立项实施阶段
4.2方法:分片(市、县)、分专业(课题)、分承担单位(院、所)分头完成
4.3经费:以上十个课题约需资金300-500万元
五、工期:
第①阶段 半年
第②阶段 两个月
第③阶段 一年
第④阶段 三个月
共两年时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