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别哭 全球陆海空三路驰援

来源:公安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6:5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没有人,没有药,没有解释,什么也没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女儿就该这样死去?”海地妇女热迪·弗朗西亚13日在首都太子港圣埃斯普里医院外,怀抱女儿,悲伤满面。按法新社说法,海地强震致死人数或超过10万,眼下是搜救的关键时刻,救援人员在与时间赛跑。当地众多灾民缺医少药,亟待救援。国际救援人员、搜救犬、救援物资以及设备14日经由陆海空三路向海地突入,准备展开救援。

救援急

缺水,更要预防传染病

一些国际救援人员说,海地地震后缺粮更缺净水,救人刻不容缓,“我们在与时间赛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韦罗妮克·塔沃13日提醒,灾后48小时内,纯净水比食物更重要。除非救援人员迅速供应充足的清洁用水,否则幸存者将冒着染上“你能想象到的所有疾病”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警告说:“控制传染性疾病,例如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将成为今后数日内另一大关注点。”

世界卫生组织已派专家帮助清理海地首都太子港内遇难者尸体,预防疾病传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派出的飞机定于14日抵达太子港,机上物资主要为运尸袋。

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文森特说,联合国在太子港有1.5万吨救援物资。他希望从距离海地较近的萨尔瓦多空运86吨压缩饼干,这足够3万人一周食用。

“我们将借助一切可用道路,将救援物资运至太子港,”世界粮食计划署女发言人埃米莉娅·卡塞拉说,“如果可能,我们将使用直升机。”

伤员太多,但仅有两家医院运行

震后的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两家医院仍在运行,其他的医院多已倒塌。

其中一家由阿根廷人开设的医院院长丹尼尔说,“目前的状况真的非常严重,因为我们无法处理如此多的伤亡人员。”

在一个酒店停车场建立的临时会诊中心,因地震而遭受创伤、骨折及脊椎骨折的病人在由木板搭建的类似帐篷的掩体内呻吟着,木板被鲜血染成红色。医生助手杰米特·科林隆说:“这比飓风糟糕多了。这里没有水、什么都没有,人们将被渴死。”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说:“当下最紧要的是搜索营救,建立临时医院,提供急救、纯净水和应急帐篷以及保障后勤和通信。”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处女发言人伊丽莎白·比尔介绍,当务之急是搜寻幸存者。“我们在与时间赛跑”。联合国已动员37个国际搜救小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根据灾区居住人口,准备救援“最多300万人”。

西班牙组织3架飞机,运送救援人员和100吨帐篷、毯子、厨具等物资。法国派遣65名瓦砾清除专业人员和6只嗅探犬。

救援难

手电、拳头、大锤就是救援工具

强震后,首都太子港电力、通讯中断,交通严重受阻,多家医院坍塌,严重影响救援进程。

“整个城市一片漆黑,”慈善组织“粮食济贫组织”主管拉切曼尼·多莫桑特告诉路透社记者,“数以千计民众困在街上,无处可去。不少人在奔跑,在哭喊,在尖叫。”

按照他的说法,在太子港郊区没有看到一辆警车或救援车,民众“打开手电筒,或赤手空拳,或使用大锤试图挖出遇难者”。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言人西蒙·斯乔诺告诉美联社记者,海地救灾小组救灾工作“一片混乱”,“所有基础设施都无法使用”,无法有效组织救援。

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严重依赖外援。按路透社说法,海地应对类似灾难时,缺少重型机械清理废墟,缺少应急人员,缺乏组织、协调。

道路阻塞,救援物资无法进入

由于灾情严重,救援部门无法获取准确信息,无法高效抢救掩埋在废墟下的民众。

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主管保罗·麦克鹏告诉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太子港主要医院不是坍塌就是因摇摇欲坠而被迫弃置。他的同事们试图乘车前去救援,但途中“一群群民众将他们团团围住求助”。

“我们成员在处理眼前事务,但我们不知所措,”麦克鹏说,“我们在拼命处理。情况非常混乱,很难收集信息。”他介绍,“无国界医生”成员将病人从诊所转移至临时救灾帐篷内。

法新社报道,国际救援人员、搜救犬、救援物资及装备当地时间14日经由陆海空三路前往海地,准备展开救援。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援助的发言人伊丽莎白·比尔13日说,太子港“机场开放”,可以接收救援物资,但太子港交通破坏严重,道路堵塞,严重威胁通行。

同时,欧洲部分救援飞机因大雪延迟起飞。英国一架搭载消防员和搜救犬的救援飞机困在伦敦加特威克机场。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文森特说,救援物资一旦无法空运至太子港机场,将改道经多米尼加共和国从陆路进入。

◆反应

美国暂停驱逐海地非法移民 航母赶赴海地

据美国《纽约时报》113日报道,在地震给海地造成巨大破坏以后,美国政府官员宣布,暂时停止驱逐居住在美国的海地非法移民。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纳波里塔诺说,暂时停止驱逐海地非法移民,不过他没有说明具体的期限。目前在美国境内一共有3万名海地非法移民接到了驱逐令。

同一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克劳利13日说,政府已开始帮助在海地的美国人撤离返美。克劳利说,两架C-130运输机已在机场做好准备,准备接回其他美国人。大约有4万至4.5万美国人留居海地。

美联社13日报道,美军“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现阶段在赶往海地途中,有望次日抵达海地海岸附近。

美军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数艘停靠在美国东海岸的海军船只已受命做好赴海地准备,直升机、运输机和2000名海军不是在驰援途中,就是可能很快启程。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国防部官员同日早些时候透露,官员们着手研究派“舒适”号医院船赴灾区。“舒适”号由超级油轮改建,总长272米,时速32公里,船上医疗设施先进,拥有12间手术室和900余名海军医疗人员。

◆聚焦

联合国近年最大灾难——

特派团总部内

所有人恐遇难

海地地震后,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即联海团总部大楼坍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3日说,联合国在海地有22名工作人员遇难,150多名工作人员失踪,其中包括负责人赫迪·安纳比。潘基文称:“这次地震是联合国近年来遭遇的最大灾难。”

联合国近年最大灾难

联海团总部大楼是一栋5层楼高建筑,是行政人员办公所在地。大楼建于上世纪60年代,属钢筋混凝土建筑。负责维和行动的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埃德蒙·穆莱特说,大约200人至250人平时在大楼内办公,但眼下尚不清楚地震发生时楼内有多少人。

地震发生后,联合国维和士兵赶赴联海团总部大楼,搜救幸存者。联合国维和行动负责人阿兰·勒罗伊说,救援人员从大楼废墟下找到不到10人,“一些已死亡,一些还活着”。法国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当天告诉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法国驻海地大使前往联海团总部大楼查看灾情后,认为“大楼内所有人员可能都已罹难”。位于海地的其他联合国设施也受损严重,多名工作人员受伤。

法新社14日援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话报道:“这次地震是联合国近年来遭遇的最大灾难。”

联海团负责人或身亡

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当天晚些时候说,联海团负责人赫迪·安纳比遇难。安纳比来自突尼斯,曾在1997年至2007年担任联合国负责维和行动的助理秘书长。

勒罗伊证实,地震发生时安纳比在大楼内,但说无法证实安纳比死亡的说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失踪的联合国工作人员中包括安纳比,但他无法证实关于安纳比死亡的消息。潘基文告诉法新社记者,“强震发生时,联海团负责人安纳比正在总部大楼与一些中国代表会谈”,大楼坍塌后,安纳比下落不明。

潘基文同时派遣穆莱特前往海地,负责联合国救援工作。穆莱特先前担任联海团负责人。

不过,联合国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说,尽管地震频频带来噩耗,但也传来令人略感欣慰的消息。哈克说,联合国秘书长前女发言人、海地人米歇尔·蒙塔斯地震时正在海地探亲。但她成功逃生。

各国维和士兵死伤惨重

巴西军方和约旦媒体说,至少11名巴西维和士兵和3名约旦维和人员死亡。

巴西军方官员卡洛斯·巴塞洛斯将军当天在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海地通讯中断,无法得知具体情况,巴西维和士兵遇难人数可能更多。现阶段,巴西在海地驻扎大约1200名士兵。他介绍,大批民众涌向维和部队驻地,寻求人道主义救助。

另外,约旦官方通讯社报道,约旦驻海地维和人员中有3人遇难,21人受伤。

勒罗伊承认,联合国驻海地维和士兵和其他人员中“死亡人数将非常多”。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