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修改意见
编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机遇,发展我省区域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规划》站在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高度,通篇充满了循环、生态、高效、科技、和谐、清洁、创新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是一部起点高、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它的编制和实施,对于促进我省北部沿海地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关于规划的定位问题 《规划》的定位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而《规划》中的内容主要是发展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盐化等重工业,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容体现得不够充分。黄河三角洲地区既是环境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发展经济应突出区位资源优势,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处于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发达地区和辽东半岛、天津滨海新区的中间,其发展模式也不能与它们雷同,应成为这四大经济区板块的缓冲地带。
2.关于空间布局的问题 鉴于三角洲地区生态脆弱,淡水紧缺,港口受回淤及水浅的限制,重点发展生态经济、高新技术经济、园区经济,对油气、盐化工工业板块要相对集中,尤其是高污染的重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发展要适当控制。
在空间布局上,“一大基地,两大经济带,三类园区,四条自然保护带”建议适当调整。两大经济带局限在铁路和高速公路,还不能涵盖三角洲,应增加海岸经济带。三类园区提到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忽略了高效生态渔业示范园区,三角洲渔业是一大特色和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四个自然保护带定义不准确,也不全面,建议改为“两区两带”,即渤海湾和莱州湾自然保护区,东营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带改为国家湿地和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黄河和小清河自然保护带。在空间布局上要充分体现发展与保护、储备与利用相结合,在三角洲留下今后发展空间。
3.关于与其他规划的衔接问题 该《规划》应与海洋经济规划、半岛城市群规划、制造业基地规划、县域经济规划、港口群规划、生态省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吻合,尤其是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必须与经国务院批准的《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相关要求一致。
4.关于应突出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 从规划上看海洋氛围不浓,发展海洋特色经济分量不重。三角洲地区濒临渤海湾和莱州湾,最大的优势是海洋经济。但从规划的内容来看,主要侧重于陆域开发,对海洋重视不足,渤海湾和莱州湾涉及的内容很少。该《规划》提出到“十一五”末海洋经济增加值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充分体现了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和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但在保障措施中没有体现出来,实现这样高速度的增长没有保证。
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在该地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最重要的是对土地进行改良,从我省治理盐碱地的经验来看,实施以渔改碱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这方面的内容要进行丰富。要加快三角洲水产品无公害基地建设和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积极实施人工鱼礁建设工程,推广深水网箱养殖,大力发展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
建议增加海洋与渔业的专栏。把“以渔改碱”、“高效生态渔业”、“海洋经济”、“渔港建设”、“海洋生态修复治理”等内容列一专栏进行描述,以充分体现该规划的海洋与渔业特色。
5.关于应突出海洋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海洋与渔业生态修复与治理的问题
渤海湾、莱州湾、小清河口、黄河口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环境治理应该成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并且与生态省规划中的内容相衔接,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中确立的六个重点内容、九大工程中的海洋与渔业的内容列入本发展规划中。
要以黄河三角洲生态区的建设带动海洋与渔业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的实施。要制定区域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海洋生态执法体系建设;加快选划和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搞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示范点建设,要依法对海上石油开发等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加强监管,推进“三同时”制度的实施,要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建立健全防治海上污染事故的长效机制,防止污染海洋环境。
加快胶莱两湾人工海河的预研进程。人工海河一旦开通,即可加快两湾的海水交换速度,促进环境的好转,又可提供便捷的海上通道,缩短2 000多千米的海上航程,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尤其是对拉动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如虎添翼。现阶段应加快预研工作,建议在规划中对这一内容进行体现。
6.关于港口建设的问题 考虑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整合港口资源,建议在东营、潍坊、莱州三地建设三大港口,形成该地区的港口板块,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在潍坊、莱州、滨州建设三个大型渔港,围绕渔港开展水产品加工出口、海洋药物制造、水产物流业等相关产业,带动渔业经济的发展。